繼2024年平安人壽發布公告舉牌工商銀行后,近日,再度出手舉牌郵儲銀行。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平安人壽近期兩度舉牌銀行股,或是看中其高股息特征。2025年,保險公司增持權益資產甚至舉牌高股息股票的現象或將延續。
1月15日,平安人壽發布公告稱,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平安資管”)受托平安人壽資金,投資于郵儲銀行H股股票,于2025年1月8日達到郵儲銀行H股股本的5%,根據香港市場規則,觸發平安人壽舉牌。
截至2025年1月8日,平安人壽持有郵儲銀行H股股票的賬面余額為41.90億元,占上季度末總資產的比例為0.09%。同時,截至2024年9月30日,平安人壽權益類資產賬面余額為8859億元,占上季度末總資產的比例為19.81%。
此前,平安人壽在2024年12月31日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委托平安資管通過競價交易方式買入工商銀行H股股票,于2024年12月20日達到工商銀行H股股本的15%,根據香港市場規則,觸發舉牌。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楊海平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平安人壽相繼舉牌兩家上市銀行H股,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整體來看,銀行股股息率表現良好;二是大型上市銀行公司治理水平較高,經營穩定,業績表現較好。Wind資訊數據顯示,以2025年1月15日收盤股價計,工商銀行H股和郵儲銀行H股的股息率(近12個月)分別約為9.96%、9.92%。
普華永道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中國金融行業管理咨詢合伙人周瑾對記者分析稱,大型銀行經營穩健,分紅穩定,股價處于低位,具有升值空間,因此是險資青睞的對象。
受訪專家預計,2025年低息環境將延續,加大權益資產配置或是今年險企的共識。
周瑾認為,增持權益資產甚至舉牌上市公司仍然會是2025年險資配置的熱點。一方面,當前權益市場估值較低,險資希望把握機會進行配置,取得與負債成本相匹配的投資回報。另一方面,目前上市險企已經執行新會計準則,權益投資更多計入FVTPL(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險資投資的股票市值波動將對當期利潤產生較大影響,從而加劇財務報表的波動性。因此,險資通過舉牌上市公司來實現權益法核算,可以減少當期損益的波動性,這一因素也會帶來險企更多的舉牌行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