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信陽市羊山新區二十里河街道黨工委始終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建設為主線,以服務民生為根本,有效整合資源,以“黨建+志愿服務”模式,立足轄區實際,不斷充實完善志愿服務項目,讓新時代文明實踐飛入尋常百姓家。
優化便民服務體系“紅色代辦”有溫度更有速度。材料一交,鑒定一做,人在家里等,證件送上門。今年以來,羊山新區二十里河街道董崗社區“紅色代辦”已為居民代辦80余件,代辦業務包括繳納居民醫療保險、養老保險;轄區適齡兒童就學,轄區五保戶及時就醫,轄區養老保險認證及高齡人員認證等,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為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二十里河街道引導社區黨員干部主動參與“紅色代辦”服務,讓群眾辦事變為干部跑腿,以專業代辦、黨員協力、志愿幫辦服務,不斷優化小區便民服務體系。優化服務模式,著力破解安置小區群眾“找人難、不方便、耗時長”等問題,化“被動”為“主動”,提升安置小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融洽社群關系,“蒲公英”巾幗志愿服務隊貢獻“她”力量。在“二十里河經驗”實踐中,“蒲公英”巾幗志愿服務隊也是極具特色的志愿服務模式。服務隊成員20多人,其中黨員3人,她們當中有50后的銀發干將,也有90后的青春力量。她們來自不同行業,累計服務時間超過500小時,服務群眾300余人次,為創建和諧社區貢獻了“她”力量,成為街道紅色志愿服務品牌中最亮麗的一抹“巾幗紅”。
服務隊還會定期在小區廣場、高齡老人家中開展“愛心理發”活動,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解決理發難的問題。并以開展“餃子宴”及重大傳統節日活動為契機,定期上門為五保老人和獨居老人包餃子,給老人過生日。一場場孝老敬親活動,搭建了聚民心、筑同心的平臺,融洽了社群關系,切實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隊員們多才多藝,利用業余時間在社區免費教學廣場舞,參加“你好,羊山!美好大舞臺”社區藝術節以及各社區組織的文藝活動,豐富了轄區居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增強了居民群眾的集體凝聚力和向心力,搭建了幸福鄰里的平臺,切實提升了居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羊山新區二十里河街道通過“紅色代辦”和“蒲公英”巾幗志愿服務隊兩大抓手,豐富新時代文明實踐內涵,抓好基層建設、辦好民生實事,不斷提升干部工作水平,致力為推進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層基礎。(郝昱瑋 彭瑩瑩 黃厚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