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21-2022)》顯示青少年抑郁風險高于成年人,抑郁風險呈現低齡化趨勢。近年來,兒童青少年抑郁障礙發病率總體逐年增高,且其存在患病率高、識別率低、自殺率高的特點,嚴重損害我國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青少年抑郁障礙患病率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識別率低、自殺率高
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高于成年人。也就是說,大約每6-7個孩子中就有一個有抑郁傾向。其中10.8%的青少年屬于輕度抑郁,4.0%的青少年屬于重度抑郁。
從年齡方面來講,進入青春期后抑郁的患病率明顯增加,且隨著年級的增長有升高的趨勢。小學階段抑郁檢出率為10%,初中階段檢出率為30%,高中階段抑郁檢出率為40%。
從性別方面來講,女性高于男性,女性發生抑郁障礙的概率大約是男性的2倍。
青少年抑郁障礙除了表現為一些和成人抑郁類似的抑郁癥狀外(如情緒低落、對以前喜歡的事情喪失興趣、自我評價低等),還會出現以下不典型表現:
頭痛惡心
腹脹
注意力不集中
沉迷于游戲
脾氣暴躁
不愿意上學
學習成績下降
沖動行為
做事不計后果
反社會行為(如偷東西、撒謊等)
食欲下降
體重減輕
睡眠障礙
這些不典型表現,有時很難讓人想到是抑郁情緒所致,常常造成漏診或誤診。
《2021年世界兒童狀況》顯示自殺是10~19歲人群的第五大死亡原因。而抑郁障礙是自殺的主要病因之一。
如何界定“抑郁”與“正常”
有些家長不理解青少年也會患有抑郁障礙,認為孩子只是懶或者為了不想上學找借口。其實,抑郁的癥狀并沒有明確的界限。專業醫生在對青少年做出抑郁障礙的診斷時,除了注重孩子的不同癥狀的發生頻次,更重視癥狀的后果(如自殺自傷、沖動傷人等行為),同時兼顧青少年的社會功能情況。
早識別、早診斷抑郁障礙是的重要一環
專業的評估、治療和隨訪不可或缺
青少年抑郁障礙的復發率較高,60%-70%的患兒會出現病情反復,并可持續至成年。抑郁障礙嚴重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關乎著一個家庭的幸福,因此,早識別、早診斷對于抑郁障礙患者尤為重要。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能夠盡快地協助抑郁障礙者到達臨床的痊愈,可有效避免因未及時診斷和治療而造成的病情加重或者轉變為慢性持續性病程。反之,如不及早干預,則會增加治療難度且不利于社會功能的恢復。一般抑郁發作后的1年內,絕大多數患兒都會達到臨床康復。因此,對于青少年抑郁障礙,專業的評估、治療和隨訪不可或缺。
專家:趙福君 北京積水潭醫院心理行為醫學科主治醫師
文字整理:光明網記者 李然
關鍵詞: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