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份額就是投資者賬戶上擁有的份數。買基金的時候,我們會投入一筆錢,然后獲得相應的份額,也就是基金數量,很多投資者在買入之后發現自己持有的份額比自己投入的本金少,那么,持有份額比本金要少是好還是壞?基金持有份額和本金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一起來看看吧!
持有份額比本金要少是好還是壞?
是正常情況,不是好也不是壞,基金持有份額比本金少是很正常的情況,因為絕大部分基金的凈值都是高于1元的,那么買入之后持有的份額就會比投入的本金少,也不能說持有份額比本金少就是虧錢。
基金總金額=基金持有份額*基金單位凈值,基金組合總金額等于組合中各個基金總金額之和,所以當基金單位凈值不為1.00時,基金總金額≠基金持有份額。
比如你買某基金,投入1000元,最終確認成交凈值是2元每份額,那么你最終獲得的就是500份額,肯定是比投入的本金1000元少的,除非你買入的凈值是1元,那么持有的份額就是1000。
基金份額可簡單理解為基金數量,是一種憑證,是基金發起人公開發行的,表示持有人按其所持份額對基金財產享有收益分配權、清算后剩余財產取得權和其他相關權利,并承擔相應義務。
買入某基金之后,只要沒有賣出或者重新買入,那么在持有期間,份額是不會發生改變的,但是持有的本金是會發生改變的,畢竟基金可能虧也能漲。
基金持有份額和本金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1、申購基金存在手續費,將申購費直接從金額中扣除,會導致申購的錢變少。同一個基金產品分為A類和C類,A類需要基金申購費,費用直接在電購的資金中扣除,所以申購費用和基金市值之和才是本金。
2、基金市值的不斷變化,導致基金的資產也在不斷變化。因為基金也是及時變化的,如果股價不斷變化,那么基金的持有份額不會變,但是基金凈值會改變,從而投資者持有的基金資產也會變化。
3、基金產品凈值大干1,基金的持有份額就會比購買的金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