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遺址在什么位置?
金沙遺址位于中國四川省成都市城西蘇坡鄉金沙村,分布范圍約5平方公里,是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7世紀(距今約3200年—2600年)長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古蜀王國的都邑。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沙遺址再現了古代蜀國輝煌。主體文化遺存的時代約商代晚期至西周時期,重要遺跡有大型建筑基址、祭祀區、一般居住址、大型墓地等,出土金器、銅器、玉器、石器、象牙器、漆器等珍貴文物5000余件,還有數以萬計的陶片、數以噸計的象牙以及數以千計的野豬獠牙和鹿角。
金沙遺址的發現,對蜀文化起源、發展、衰亡的研究有著重大意義,與成都平原的史前城址群、三星堆遺址、戰國船棺墓葬共同構建了古蜀文明發展演進的四個階段,共同證明了成都平原是長江上游文明起源的中心。
金沙遺址有哪些文物遺存?
金器
金器30余件,有金面具、金帶、圓形金飾、蛙形金飾、喇叭形金飾等。太陽神鳥金飾外徑12.5厘米,內徑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量20克,整器呈圓形,器身極薄。
圖案采用鏤空方式表現,分內外兩層,內層為一圓圈,周圍等距分布有十二條旋轉的齒狀光芒,外層圖案圍繞在內層圖案周圍,由四只相同的逆時針飛行的鳥組成,四只鳥首足前后相接,朝同一方向飛行,與內層漩渦旋轉方向相反。該器再現了遠古人類“金烏負日”的神話傳說故事,體現了遠古人類對太陽及鳥的強烈崇拜。
玉器
玉器400余件,有玉琮、玉璧、玉璋、玉戈、玉矛、玉斧、玉鑿、玉斤、玉鐲、玉環、玉牌形飾、玉掛飾、玉珠及玉料等。其中,十節玉琮高約22厘米,顏色為翡翠綠,雕刻精細,琮表面有細若發絲的微刻花紋和一人形圖案。玉璋雕刻細膩,紋飾豐富,有的紋飾上飾有朱砂。
銅器
銅器400余件,基本上為小型銅器,主要有銅立人象、銅瑗、銅戈、戚形方孔銅壁、銅鈴、銅掛飾、銅牌飾及銅禮器殘片等,其中銅立人像的造型風格與三星堆的青銅立人像幾乎完全一致。
象牙器
象牙器40余件,僅有柱狀形器一類,柱狀形器的一端正中有一圓點,周圍有六個圓點,出土的象牙總重量近一噸,在祭祀場所里,這些象牙是古蜀人奉獻給天地神靈的重要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