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熟后,要先放涼在過去,煮飯都會有3個步驟
一、飯熟后要先放涼
在過去,煮飯都會有3個步驟:煮、濾和蒸。但是現在,有了電飯煲就省卻了很多步驟,但是在養生方面來講這些缺失的步驟對于人體的健康其實很重要。稻子是生活在水中的,它是帶著濕氣的,如果用電飯煲來做飯就會有更大的濕氣,而帶濕氣的米飯進入胃部里面,會增大了脾胃的運化難度,濕氣滯留在人體之中就會帶來無窮的危害。
因此,在做飯時,飯熟了之后就應該打開蓋子,讓飯透透氣,稍稍冷卻,等濕氣散去之后再吃。如果可以的話,不要天天都食用米飯,可以米飯與面食交叉著吃,這樣就可以減少濕氣的堆積。
二、不穿露臍、露背裝
很多女生一到夏季就喜歡穿著清涼,露臍、露背,雖然這樣可能會涼爽,但也會讓寒涼之氣悄然進入人體內。對于肚臍保護非常重要,小腹要經常保暖,避免寒氣入體,刺激脾胃。
另外,夏天最好少吃冰凍寒涼的食物,尤其是在月經期間要避免食用生冷食物,注意保暖,這樣才能對付濕邪。
三、調整生活作息
濕邪過重的人,在早上起床的時候就會覺得頭暈、腿肚發酸。而在排便的時候,大便會出現排便不暢、容易粘附在馬桶上,小便的色、味就會特別重。這都是因為濕邪入體。
脾虛的人,舌苔會很厚,舌頭兩邊沒有鋸齒狀的齒痕,而且舌頭很胖很大。有時候,咀嚼或說話是會不小心咬到舌頭,這就表示出現了脾虛濕熱的情況了。
應對以上問題,最佳的方法是調整飲食結構與生活作息。每天要保證充足的睡眠,至少7小時,給身體一個自我修復的過程,另外在出現以上情況的時候,飲食上要注意清淡,少吃生冷或煎炸食物。
四、站養生樁
站養生樁是如今調整身心最簡單、安全的方法。它能夠在根本上消除陽虛所導致的各種身心問題,比如,健脾、祛濕。
方法:
1。兩腳保持與肩同寬,雙手抱胸前,呈抱球的姿勢,雙腿同時彎曲,膝蓋不要超過腳尖,全身都要放輕松。
注意:站樁時間不宜過長,要循序漸進,初學者站10分鐘就可以有效果了,之后可以漸漸加長時間。
2。在站養生樁的時候,可以在心中冥想,到感到自己的手掌心有一種酸麻的感覺時,將胳膊舉高或放低,高舉時不過眉,放低時不過肚臍。兩只手可以左右調整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