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夾雪有哪些注意事項?
在這么多的氣象之中,雨夾雪還是挺常見的。當出現雨夾雪的情況后,有些時候還是可以看到雪的,知道要達到相應的條件后就沒有多大的問題。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下,雨夾雪有哪些注意事項?
1、防寒保暖少不了
雨雪天氣寒冷,外出時,也需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重點保護“頭部、背部和腳”不受嚴寒侵襲,盡量戴上口罩,以減少冷空氣對鼻腔的刺激。
2、摔倒后勿勉強活動
摔倒后不要勉強活動,避免加重傷情。摔傷后有骨折情況存在,貿然站起來有可能加重損傷部位的病情。如果遇到肢體、腰部疼痛特別厲害,千萬不要勉強,立即原地求助。
3、雪天摔倒先自查
摔倒后不要馬上起,應“先做自查”。先在原地自查手、腳、腰疼不疼,頸部能不能動,看能不能坐起來,再活動下肢試一試后起來。
4、防砸
沉重的積雪可能會壓倒樹木、廣告牌、車棚等,公眾請注意遠離。也不要站在屋檐下,避免被高處掉落的冰棱及雪塊砸傷。
5、開車
汽車在冰雪路上行駛,一定要拉大車距,降低速度。不能急剎車,應輕踩輕抬。另外,還可以給車換上防滑胎,增加輪胎與路面的摩擦力。
6、步行
雨雪天氣道路濕滑,容易摔倒。建議大家穿低跟鞋、運動鞋、防滑鞋等來防范。
此外,走路時,雙手不要插在口袋里,放在外面可以保持平衡,身體略向前傾,兩腳分開,與肩同寬,步幅小一點。
雨夾雪真的可以看到雪嗎?
雨夾雪形成,當過冷卻水滴和冰晶相碰撞的時候,就會凍結沾附在冰晶表面上,使它迅速增大。當小冰晶增大到能夠克服空氣的阻力和浮力時,便落到地面,這就是雪花。當靠近地面的空氣在0℃以上,但是這層空氣不厚,溫度也不很高,會使雪花沒有來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這叫作降濕雪或雨雪并降,這種現象在氣象學里叫雨夾雪。
雨夾雪有時是可以看到雪的,下雪時地面氣溫必須低于3℃,否則降下來的就是雨水或雨夾雪,只有地表氣溫低于3℃時在高空中形成的冰塊才不會被融化成液態水;降下雨夾雪時地面氣溫一般情況下是3℃或在3至4℃之間,在這樣的氣溫條件下高空中冰塊降落到近地面時既沒有完全融化成液態水又已經被融化了一部分,才會形成冰水混合物。
當冷空氣勢力較強,地面氣溫下降到0℃或以下時,往往形成冷空氣勢力較強,地下氣溫下降到0℃或以下時,往往形成雪。此時,暖空氣被近南撤,天氣轉晴,就明“落雪見晴天”等說法。當冷空氣勢和很強,一般雪下得較大,暖空氣迅速南撤,天氣很快轉情,并且持續時間長,就有“大落大晴,小落小晴”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