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災害的定義是什么?
天文災害,指來自宇宙天體的災害,除天體原因與地球原因綜合作用助長有關自然災害外,直接致災的天文災害包括隕石災害、星球撞擊、磁暴災害、電商層擾動、極光災害等。
常見的天文災害有哪些?
隕石災害
隕石(meteorite)也稱“隕星”,是地球以外脫離原有運行軌道的宇宙流星或塵碎塊飛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未燃盡的石質的、鐵質的或是石鐵混合物質。
隕石災害也就是由隕石墜落造成的天文災害。隕石對地球造成的災難并不多見。人類記載到的最強烈的一次隕星墜落,發生在1908年6月0日。隕星的落地摧毀了數百平方公里的森林。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坑是美國西利桑那隕石坑,直徑達1240米,深達170多米。經考察分析,這一巨大的隕石坑大約是2萬年前一顆直徑約60余米,重十幾萬噸的鐵隕石撞擊而成的。
極光災害
極光是出現于星球的高磁緯地區上空,是一種絢麗多彩的發光現象。極光是由于太陽帶電粒子流(太陽風)進入地球磁場,在地球南北兩極附近地區的高空,夜間出現的燦爛美麗的光輝。在南極被稱為南極光,在北極被稱為北極光。地球的極光是來自地球磁層或太陽的高能帶電粒子流(太陽風)使高層大氣分子或原子激發(或電離)而產生。
極光產生的條件有三個:大氣、磁場、高能帶電粒子。這三者缺一不可。極光不只在地球上出現,太陽系內的其他一些具有磁場的行星上也有極光。
極光雖然美麗,但是在地球大氣層中投下的能量,可以與全世界各國發電廠所產生電容量的總和相比.這種能量常常攪亂無線電和雷達的信號.極光所產生的強力電流,也可以集結在長途電話線或影響微波的傳播,使電路中的電流局部或完全“損失”,甚至使電力傳輸線受到嚴重干擾,從而使某些地區暫時失去電力供應。
磁暴災害
當太陽表面活動旺盛,特別是在太陽黑子極大期時,太陽表面的閃焰爆發次數也會增加,閃焰爆發時會輻射出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及高能量的質子和電子束。其中的帶電粒子(質子、電子)形成的電流沖擊地球磁場,引發短波通訊所稱的磁暴。
磁暴災害就是磁暴時會增強大氣中電離層的游離化,也會使極區的極光特別絢麗,另外還會產生雜音掩蓋通訊時的正常訊號,甚至使通訊中斷,也可能使高壓電線產生瞬間超高壓,造成電力中斷,也會對航空器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