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肝硬化是無法治好的,因為肝硬化是指在各種病因長期作用下,肝臟反復損傷、修復后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纖維化,本身的結構也遭到了破壞。肝硬化常通過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生活調理這幾種措施延緩病程。
1.藥物治療:如果是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臨床上常用恩替卡韋、替諾福韋、干擾素等藥物來抑制病毒,逆轉肝纖維化或者治療肝硬化,患者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
2.手術治療:一般情況下,手術治療不僅包括肝硬化本身的治療(常用肝移植手術),還包括其相關并發癥的治療(如腹水,常用頸靜脈門體分流術,即TIPS)。
3.生活調理:多注意休息、多吃蔬菜水果、吃高維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限制煙酒等生活上的調理,對于減輕癥狀、延緩病情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肝硬化的五個診斷標準是什么?
1、病史:通常肝硬化患者會存在肝炎、長期用藥史、飲酒史等等。
2、臨床癥狀:肝硬化癥狀分代償期和失代償期癥狀。肝硬化代償期患者常常會出現腹脹、惡心、嘔吐、渾身乏力、黃疸等癥狀。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除了有代償期癥狀外,還會出現門脈高壓癥狀,如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等。
3、實驗室檢查:通過血常規,白細胞計數與血小板計數下降;尿常規檢查發現尿膽紅素、尿膽素原指標異常;肝功能試驗可經血清膽紅素、血清酶、白球比等肝功能檢測,來判斷肝臟是否正常。
4、影像學檢查:通過超聲檢查,如B型有、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對肝硬化具有診斷價值;CT、磁共振成像檢查可以幫助鑒別肝硬化和肝癌。
5、病理學檢查:早期的肝硬化通過肝穿刺活檢,可以起到確診的作用,是診斷肝硬化的金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