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股票投資本身是通過低買高賣的方式來賺取股票的差價,從而獲得股票投資的收益。因此股票投資者將持有的股票賣出是獲利的第一步,那么,股票如果存在賣不出去的情況是什么原因呢?股票賣不出去會怎么樣?一起來看看吧!
股票賣不出去是什么意思?
股票賣不出去就是指投資者持有的股票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無法賣出給其他的投資者,從而導致投資者需要繼續持有該股票。在進行股票交易的時候,股票無法賣出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股票交易并不是簡單地委托就可以了,還是有一定的技巧的,在委托價格的上也是需要根據市場行情來變化的。
往往造成股票賣不出去的原因有很多種,具體如下:
【1】在非交易時間。股票交易都是有固定的交易時間的,一般在交易日的9:00—11:30,13:00—15:00是股票交易時間,節假日及周末是不能進行股票交易的。
【2】價格問題。超過漲跌幅限制的價格委托是屬于無效委托。價格定的太高或太低都是無法成交的。
【3】股票處于跌停板,價格已經達到一定的低位了,這種時候賣出比買入的要多,因此很難賣出。
【4】股票停牌。這種情況下需要等到股票重新復牌后才能交易。
【5】證券數量不足,委托數量超過可賣數量,比如你賬戶里面只有500股,你委托賣出1000股肯定是不行的。
【6】當天買入的股票當天無法賣出,至少要等到下一個交易日才能賣出。
股票賣不出去會怎么樣?
股票跌停賣不出會使投資者產生更大的虧損,因為跌停后股票繼續下跌的概率比較大,若股票是持續跌停,那么最終可能會觸發退市機制,股票連續下跌至20個交易日股票面值低于1元,或者連續20個交易日市值低于3億元就會退市。
股票跌停后只是價格不會變動,投資者依然可以交易,不過成交的難度比較大,一般股票跌停后買入比較容易,賣出成交的概率比較小,投資者可以進行掛單,股票按照價格優先和時間優先的原則交易,只要有買賣單就有可能成交。
一般不建議投資者購買連續跌停、低價股或者業績不好的股票,此類股票風險比較大,也有退市的風險,若股票后續退市,那么投資者只能拿回少部分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