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蝦養殖一畝產量
河蝦畝產3000公斤左右,但由于地理環境、品種和養殖管理技術等原因,產量會有所不同。總的來說,管理技術好,品種好,地理環境好。一畝能產3000公斤左右。
淡水河養蝦條件:
池塘應該位于一個通風晴朗、水源充足、無污染源、注水排水方便的地方。然后進行清淤、修整、暴曬。蝦苗應在3-4月的睛天早晚放養。餌料應放在池塘,附近的淺水中,河蝦可適當放在集中。
1.及時的蝦種分養
隨著回暖,當水溫上升到20以上時,蝦開始破殼,這時蝦很容易擦傷和感染。因此,在備貨前,必須做好池塘干燥池,并使用漂白粉、活性碘等藥物快速消毒。有苔蘚、綠藻和藍網藻的池塘必須在整個水池中噴灑一次硫酸銅。如果池塘里沒有集蝦溝,應該人工挖一條溝,這樣有利于積水的池塘干燥,方便蝦的收集和捕捉。每畝放養量取決于蝦的大小,一般控制在10公斤至20公斤之間。
2.水質養殖管理
池塘放養青蝦的水位不太低,最低水位保持在60厘米以上。淡水應該每7-10天補充一次。200公斤~ 400公斤發酵有機肥和5公斤~ 10公斤雞糞顆粒應堆放在水質稀薄的池塘。可以培肥培水,增加天然動物餌料,減少池塘三害(青苔、臭綠沙、藍網藻)的發生。如果池塘肥力充足,應在氣溫上升后施無機肥一次,每畝5公斤~ 7.5公斤。同時,水池中的水生植物應適當栽培和移植,約占總面積的30%,數量過多時應及時清除。
3.做好餌料投喂
天氣好,水溫升至18以上時,及時投餌。每天開始一餐,天氣正常后增加到早晚各一次。用青糠、麥麩、豆餅或全蝦顆粒飼料喂養,并添加小雜魚、魚粉等動物飼料。餌料占蝦存塘的6% ~ 3%,喂完后做好檢查。根據蝦的日常攝食情況,及時增減攝食量,防止浪費和攝食不足。
4.預防蝦病的危害
放養后,可在3月中旬用漂白粉和活性碘溶液噴灑一次正常的蝦塘,以防止擦傷引起的細菌感染。如果檢查時蝦內有纖毛病,則需用殺滅寄生蟲,然后每隔5-7天用殺菌藥物(如二氧化氯)殺滅細菌,防止黑鰓病和紅點病。
河蝦吃什么?
河蝦是雜食動物,幼蝦以浮游生物為食。天然水域成年蝦的主要食物是固著藻類、各種絲狀藻類、各種底棲小無脊椎動物、水生動物尸體、有機碎屑、植物碎屑等。養殖的河蝦可以吃各種商業飼料,如豆餅、蠶蛹、貽貝肉、酒糟、豆腐渣、小麥粉、魚粉、大米、蝸牛,特別喜歡蛆弓。當飼料不足時,它也會自相殘殺。它對光有負向光性,白天潛伏在黑暗中,晚上出來覓食移動。所以大部分飼料都是放在暗處的。
配合飼料可以在人工養殖條件下使用,特別是動物飼料如小雜魚、蠅蛆、蝸牛和蛤肉、蚯蚓、蠶蛹等。因此,在養殖過程中最好適當添加一些動物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