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核能、智能電網、太陽能、儲能、天然氣及其水合物、風能、氫能、地熱能、海洋能等新能源領域迎來政策助力。
6月6日,深圳市發改委發布《深圳市培育發展新能源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深圳市新能源產業集群要形成規模領先、創新驅動、融合開放的發展格局,培育壯大一批帶動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骨干領軍企業和創新平臺,建成引領全國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高地。
新能源產業勢頭強勁
碳達峰、碳中和是國家戰略,新能源產業既站在風口上,也站在新一輪科技變革的關鍵路口。
在坪山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區核心區,深圳燃氣在深圳區域的首個自主開發分布式光伏項目成功落地。該項目充分利用了企業廠區綜合樓屋頂,采用1112塊540Wp單晶電池組件,實施建設600千瓦屋頂分布式光伏。
項目建成后,光伏電力將優先供企業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實現了綠色電力就地消納,降低企業用電成本,提升經濟效益。除了經濟效益,項目也將帶來實際的減碳效益。項目建成后,預計年上網電量可達60萬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216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98.2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約18噸。
在“雙碳”的風口下,包括新能源產業等在內的產業集群正成為深圳“綠色經濟”的重要支撐。
據統計,2021年深圳新能源產業增加值約642億元,在核能、智能電網、太陽能、儲能等重點領域涌現出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新能源供給能力穩步提升,2021年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占全市總裝機容量77%,天然氣供應能力占全省比例超四成。
與此同時,新能源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日益增強,“十三五”期間,深圳新能源創新載體數量增長一倍,累計建成超過100家。標準體系建設成效突出,先后承擔核電領域國家、行業標準制修訂超過1000項,位居國內領先水平。深圳還深度參與編制世界首個虛擬電廠標準體系。
國際市場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中廣核已為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新能源電力,在建核電機組數量和規模全球領先;光伏逆變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
龍頭企業聚集效應顯著
深圳新能源產業勢頭強勁,龍頭企業聚集效應顯著。在核能、光伏、儲能、氫能等領域,深圳擁有一批知名龍頭骨干企業。
中廣核是國內核能發電的龍頭企業。從大亞灣核電站起步,到25臺核電機組在運,再到成為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技術主要創造者之一,中廣核經過30余年的發展,已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核電開發商和服務商,在核、風、光等清潔能源業務及民用核技術等領域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布局。
今年3月,“華龍一號”示范工程第2臺機組——中核集團福清核電6號機組正式具備商運條件。至此,“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運,我國核電技術水平和綜合實力躋身世界第一方陣。
進入能源新時代,中廣核堅定不移瞄準“雙碳”目標,充分發揮海上風電先發優勢,全力推進新能源大基地建設。同步推進新能源與氫能、儲能等新興業態融合發展。截至2021年底,公司管理25臺在運核電機組和7臺在建核電機組,合計裝機容量占到全國核電總裝機容量的49.71%。
加快布局新能源領域也給傳統能源企業帶來新生機。
深圳能源是主營清潔電力、生態環保、綜合燃氣開發、建設、運營的國資控股企業。近年來,深圳能源錨定綠色低碳發展路線,持續加大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項目開發力度和廣度。截至2021年底,公司已投產風電、光伏裝機合計427.72萬千瓦,占公司總裝機容量的26%。同時,他們積極開拓能源領域新業態,在氫能利用、儲能利用、農光互補、海上風電、多能互補利用等領域探索發展新項目,并在全國各地多點開花。
此外,深圳能源還采取大能源、大環保、大服務、大協同增長型戰略,做強做優清潔電力,提升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做實做全燃氣全產業鏈;做大生態環保,延長產業鏈和價值鏈;發展能源科技新業務,提升科技實力和科技含量;推動資本到資產的價值增長。目前,深圳能源產業布局拓展至國內25個省市和東南亞、非洲、大洋洲等海外地區。
行業小巨頭領跑細分領域
新能源電池是近年來最受關注的高景氣賽道。
深圳鋰離子儲能等技術全球領跑,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單堆額定功率國內領先。
鋰電池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和精密結構件等組成。而深圳企業幾乎在各個環節都精準卡點,通過深耕鋰電池產業鏈,在多個細分領域實現了重要的領先優勢。
在電池正極材料領域,深圳擁有鐵鋰龍頭德方納米。該公司生產的納米磷酸鐵鋰等磷酸鹽系正極材料,用于制備鋰離子電池,最終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儲能、3C等領域。
在電池負極材料領域,北交所上市公司貝特瑞是全球領先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供應商,負極材料出貨量已經連續7年位列全球第一。
貝特瑞一直重視鋰離子電池關鍵新材料的布局與研發,十幾年來已經投入數十億元的資金用于研發新型鋰離子電池材料,并對關鍵核心技術持續升級迭代。近期在光明區開工的年產4萬噸高端負極材料項目,建設的硅基負極材料比傳統石墨負極材料具有更高的容量和使用壽命,突破了傳統負極材料的天花板,被視為負極材料的未來,具有廣闊的發展應用前景。
1994年在深圳成立的雄韜股份是一家深耕能源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從鉛酸電池到鋰電池,再到氫燃料電池,公司堅持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已取得300余項專利證書。雄韜股份還提前布局氫能產業鏈,在氫燃料電池領域,雄韜股份已完成了行業內多項第一。
在高景氣度的新能源領域,深圳初步成形的產業矩陣尤其亮眼,新能源產業鏈呈現全面崛起格局。(記者 董思 苑偉斌)
關鍵詞: 新能源產業勢頭強勁 龍頭企業聚集效應顯著 深圳核能 智能電網 屋頂分布式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