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在深圳市南山區粵海街道一家科技公司就職的劉生收到了南山區人力資源局發來的短信,告知其可以登錄廣東政務服務網申請基層就業補貼。去年從湖北一所高校畢業的劉生已連續正常繳交社保超過半年。
提醒他“領錢”的是南山區在優化營商環境中啟用的“大數據助手”。作為科技強區,南山正依托新一代信息技術,探索“政策找人”“主動兌現”的“反向辦”數據治理新模式。
去年以來,南山區上線了“惠企政策查詢及申報”手機及PC端渠道,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將單一事項的申報表單、申請材料進行拆解,自動匹配企業輸入的特性標簽,智能生成對應的一張表單、一套材料,符合條件的政策可一次性全部推送至企業。
截至記者昨日發稿時止,南山已形成首批17個可實現“主動兌現”事項。通過大數據平臺構建多維用戶畫像,定位“應享未享”服務人群,“主動兌現”名單內的企業或個人可獲得自動短信推送,無感享受政策服務。
自去年11月被列為首批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以來,南山優化營商環境的創新步伐進一步提速。
6年前成立運作的南山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是南山做好集約式服務企業工作的“總服務臺”,在構建常態化分類分層分級“滴灌式”精準服務體系過程中,企服中心根據企業的行業特性、產業鏈地位、產值規模、企業生命周期等特點,建立不同類別企業服務機制。如今,通過電話、微信、來訪、來文、走訪等渠道,企服中心日均接待量超過100人次。
企服中心還豐富“黨建+企服”內涵,僅去年就舉辦創業會客廳、“紅色鵲橋”運動主題交友等系列活動126場次,服務創業青年近萬人次。
通過實施“改、建、租、售”組合拳,南山在創新資源集中、產業鏈完善、區位優勢突出、交通便捷的區域布局產業用房。已建成及正在建設、計劃推出的創新型產業用房面積均超過100萬平方米,包括智園、智谷等“智”字系產業空間,南山金融大廈和匯通大廈等“金”色系產業空間,以及塘朗城廣場、云科技大廈、創新大廈等眾多專業園區,鑄造優質企業、新型研發機構、創新資源匯集的“聚寶盆”。
為了聚才引鳳,《南山區創新型產業用房管理辦法》還推出“租金優惠”“租金返還”“免租期”三大禮包。其中,對經南山區創新型產業用房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認定的重大招商引資項目,以及經審議對于南山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的企業、服務機構、創新載體等,可以市場參考價的3-7折租用產業用房。(首席記者 王海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