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1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深圳市被認定為“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文化和旅游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完善、消費質量水平高的地方”。從2022年起兩年內,國家有關部委將對深圳等地在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基地)、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創建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持。這是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首次被列為督查激勵事項,深圳能喝上“頭啖湯”,顯示了文化和旅游產業創新發展的實力。
記者從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獲悉,經過多年發展,深圳文化產業已成為四大支柱性產業之一,2021年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超過2500億元,同比增速超過15%,位居全國前列,占全市GDP比重超過8%。而自2011年以來,深圳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近15%,遠高于同期GDP增速。全市文化企業10.2萬家,從業人員103萬,規模以上文化企業3157家,打造了文博會、文交所等多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發展平臺。
深圳文化產業具有以下特色:一是“文化+科技”業態鮮明,數字文化產業、高端文化裝備、動漫游戲等實力位居全國前列;二是創意能力強,作為國內第一個被授予“設計之都”的城市,在平面設計、建筑設計、工業設計、時裝設計等領域占據國內較大市場份額;三是外向性突出,文化貿易總量占全國1/6左右,位居國內大中城市前列,游戲、印刷、工藝美術、文化裝備出口實力強勁;四是集聚程度高,全市有超過100家各類文化產業園區,園區公共服務能力較強,產業鏈較為完整,培育了一批有影響的產業集群。
深圳旅游產業發展堅持揚長避短,突出特色,重點發展濱海旅游、都市購物休閑、主題樂園和出境游等業態,主題公園曾引領全國文化旅游發展潮流。目前,全市共有旅行社1171家,星級酒店66家,3A以上景區21家,民宿1450家,從業人員近10萬人,旅游行業年度總收入突破3000億元,成功入選“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首批創建名單,蛇口太子灣獲批設立“中國郵輪旅游發展實驗區”,被《孤獨星球》評為2019年全球十大最佳旅行目的地城市,被世界旅游業理事會列為全球十大旅游城市之一。
2021年,深圳繼續大力促進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其中,通過政策引導和專項資金扶持等多種方式,營造有利于各類文化旅游市場主體發展的營商環境,2021年市、區財政共撥付近8億元專項資金,通過貸款貼息、原創研發資助、房租補貼、重點企業獎勵等方式支持企業發展,促進了文化產業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旅游產業也克服疫情的不利影響得以逐步復蘇;積極發展文化新業態——2021年深圳安排專項資金1110萬元,鼓勵“文化+科技”“文化+創意”“文化+旅游”“文化+互聯網”等新興業態企業創新發展,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大力推動數字創意產業發展——制定《深圳市培育數字創意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確立“一核一廊多中心”的產業布局。
未來3年,深圳將大力發展數字文化產業和創意文化產業,著力優化文化產業結構,充分激發文化市場活力,推動深圳成為創新創意引領潮流、文化科技特色鮮明、文化形象開放時尚、文化產業充滿活力的國際文化創新創意先鋒城市。到2025年,深圳將率先健全現代文旅產業體系和文旅市場體系,文旅產業規模持續壯大,文化科技、數字內容、創意設計、時尚文化等新型業態占文化產業的比重超過60%,文化產業增加值和旅游年度總收入進一步提升,爭取進入全球文旅產業發達城市行列。(記者 馬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