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一只盤子,你扔我接,近幾月,每到晚上8時左右,在深圳灣體育中心、南海足球公園等運動場所,經常能看到這一幕場景。繼露營之后,飛盤運動逐漸走進大眾視野,成為白領一族時興的運動休閑方式。近日,記者采訪了飛盤相關從業者,了解飛盤運動受追捧的原因。
運動與社交兼具
說起飛盤,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飛盤不是給狗狗玩的游戲嗎?“這只是飛盤運動中的一種。”盤牛飛盤俱樂部老板郭嘉榮介紹,飛盤起源于美國,最早的“飛盤”是裝餡餅的包裝盒,一群學生扔著扔著就形成了飛盤這項運動。1984年,有人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塊用塑料做的飛盤,自那以后,飛盤慢慢發展成專業體育項目。目前,飛盤的玩法有十多種,包括極限飛盤、躲避飛盤、花式飛盤、狗飛盤等。
在玩法上,以極限飛盤為例,規則并不算復雜。場上共14人參加比賽,每隊7人,男女配置為4男3女或4女3男,雙方隊員從各自的得分區跑向中間場地開始傳盤,成功在對手方的得分區接到飛盤就算一分。
全國飛盤運動推廣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參與飛盤運動的玩家有50萬人。“這半年,飛盤玩家數量增加得很快。”郭嘉榮介紹,2021年12月成立的盤牛飛盤俱樂部,不到半年,已擁有超2000名會員。
“今年3月以后,增速尤其快。”郭嘉榮表示,原因一是露營火熱帶動了飛盤活動,人們可以在露營的時候進行飛盤游戲;原因二是疫情過后,宅家久了人會更向往戶外活動。
記者在社交平臺小紅書搜索,發現飛盤相關的分享筆記已經超過4萬篇。根據小紅書今年1月發布的《2022十大生活趨勢》,2021年飛盤相關內容的發布量同比增長了6倍。
強社交、花錢少、門檻低、健康是這項運動火爆的主要原因。在飛盤運動愛好者蔡振宇看來,飛盤運動結合了足球、籃球、橄欖球的運動特點,飛盤采用男女合作的團隊模式,也是一門社交運動,讓本職工作是投資領域的他,可以更了解年輕人當下的潮流喜好。
火熱不代表高利潤
記者了解到,目前,深圳專業的飛盤俱樂部不到10家,其中有一半成立于半年內。樂奧飛盤俱樂部2016年成立,是深圳最早的飛盤俱樂部之一。與新成立的飛盤俱樂部不同,樂奧前幾年的業務以青訓為主,主要對象為3歲半到15歲的青少年。“這與飛盤的活動氛圍有關,以前飛盤并不是流行運動,大部分玩家還是學校社團里的中小學生。”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隨著飛盤運動潮流的興起,這門生意到底賺不賺錢?一位飛盤俱樂部老板表示,并不算高收益。他給記者算了筆賬:以一場50人活動為例,每人費用80元,飛盤俱樂部在支付場租、教練、器材、打車、提供飛盤、手套和攝影等服務費用后,一場飛盤活動的凈利潤在1500元左右,一周舉行5場活動,一個月凈利潤為3萬元,這還要和團隊分成。
盡管目前飛盤運動的“蛋糕”不算大,但多位從業者都向記者表示對飛盤運動的前景看好。郭嘉榮說,眼下飛盤運動正火,“蛋糕”正在擴張,是推廣納新的最佳時間,一邊科普吸引更多新會員,一邊鞏固老會員,才能在風口中站穩。(記者 袁靜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