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記者從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針對日前出臺的《廣東省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措施》,廣東人社部門今年主要從“降、返、緩”三方面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
“降”,即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在原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到期后,延續實施時間一年至2023年4月30日。其中,全省失業保險基準費率延續按1%實施,繼續同步實施浮動費率政策;工傷保險在執行行業基準費率和浮動費率政策的基礎上,全省參保單位統一階段性下調繳費費率20%。據測算,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2022年可為全省參保企業減少支出約157億元,其中失業保險137億元、工傷保險20億元。
“返”,就是繼續實施普惠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對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按照上年繳納失業保險費一定比例給予返還,將中小微企業返還比例由60%提高到90%。具體是,對上年度未裁員或裁員率不高于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5.5%),參保職工30人(含)以下裁員率不高于20%,且符合相關條件的企業上繳的失業保險予以返還。中小微企業按90%返還,大型企業按30%返還。初步統計,2022年穩崗返還預計返還資金為45億元左右,受益企業約有140萬戶。
“緩”,即緩繳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廣東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生產經營遇到暫時困難的餐飲、零售、旅游企業申請階段性緩繳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的,可按規定予以緩繳,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在批準緩繳期間,職工相關繳費年限連續計算,職工應享受的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待遇不受影響。具體緩繳程序按照國家相關文件執行。據初步統計,全省符合條件的企業可達到70萬戶,可緩繳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約8億元。
據悉,下一步,廣東人社部門將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使紓困政策早發力、效果早顯現,更好發揮穩崗擴崗、支持企業效應,為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做出積極貢獻。(記者 劉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