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登記確認制”、推進個體工商戶轉企業、提升計量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昨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舉行新聞通氣會,發布《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加強服務市場主體激發市場活力的若干措施》(下簡稱《若干措施》),推出3部分共22條新舉措,更大力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推動深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深化準入準營退出新改革
《若干措施》第一部分內容是深化準入準營退出新改革,包括推行“登記確認制”、實行承諾容缺受理、實施注冊“一日辦結”、深化“一照多址”和“一證多址”登記、持續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加快推行“一照通行”、推進深港澳商事登記一體化和拓寬市場主體退出渠道等8條具體措施。
市市場監管局局長李忠對《若干措施》進行解讀時表示,第一部分舉措是市市場監管局聚焦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服務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的重要舉措。相比其他城市相關舉措,深圳在實行“容缺登記”、放寬名稱登記限制、推進“一照通行”、鋪開遠程視頻審查、探索食品經營等高頻許可跨城互認以及推廣“深港通”“深澳通”“政銀通”注冊易等方面提出了新舉措。同時,提出要全面實行企業設立登記“一網通辦、一窗領取、一日辦結”,今年企業設立全流程網辦“一日辦結”率達到100%。
登記確認制是公眾關心的熱點。市市場監管局企業注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深圳將擴大企業登記注冊自主權,在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和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推行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支持市場主體使用符合規定的創新字詞作為企業名稱,開展不含行政區劃名稱的企業名稱網上自主申報。這位負責人說:“實施登記確認制,申請更便捷、材料更精簡、登記更規范、系統更智慧、退出更便利、質量更有保障。”
創新市場主體服務新方式
《若干措施》第二部分的內容是創新市場主體服務新方式,包括推進個體工商戶轉企業、擴大電子照章應用范圍、深化年報“多報合一”、提升標準化發展水平、加強質量品牌技術服務、支持知識產權創造運用、改革企業內部使用的最高計量標準器具管理、推進公共技術平臺開放共享、提升計量檢測認證服務等9條具體措施。李忠說,第二部分是市市場監管局聚焦支持市場主體發展壯大、提質增效,推出的系列創新服務。
其中,在推進個體工商戶轉企業方面,《若干舉措》提出,要為個體工商戶轉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對轉型企業給予不低于3年的過渡期,“十四五”期間年均新增“個轉企”不少于2500戶。在擴大電子照章應用范圍方面,要以電子營業執照為主體資格證明,以電子印章簽章為主體行為確認,繼續推進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在政務領域、公共服務領域和商務領域的綜合運用,積極推進跨地區互認。在提升標準化水平方面,“十四五”期間要“制定具有先進水平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1500項,發布地方標準350項,團體標準1000項”的目標。
完善精準長效監管新機制
《若干舉措》第三部內容是完善精準長效監管新機制,包括:實施公平競爭政策、推行守信聯合激勵、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和開展涉企收費檢查5條具體措施。
李忠表示,將通過這些措施,進一步強化監督執法,加大市場違法違規行為打擊力度,實現監管規范和支持發展更好結合。比如,在營造市場公平競爭環境方面,推動制訂《深圳經濟特區反不正當競爭條例》,推動設置獨立的公平競爭審查機構。在信用監管方面,完善“信易貸”白名單推薦機制,優化信用融資產品“深信貸”,并率先在前海開展跨境征信試點。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依托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提供公益性海外維權服務,要在重點領域建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累計達120家。(記者 何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