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真是年紀大了,我自己在家搗鼓了好幾天也沒搞明白,沒想到你們幾分鐘就幫我弄好了。”日前,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南潯鎮居民老王想把微信零錢提現到銀行卡上,卻被智能手機的操作難住了。看到南潯“數字伙伴計劃”微站點的宣傳內容后,他隨即上前咨詢,沒多久就解決了他的問題。
數字時代,如何讓老年人更好地參與融入社會生活?當前,南潯區把提高服務的精細化作為出發點,著力解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推進“數字伙伴計劃”服務微站點建設。計劃執行至今,已設立83個微站點,主要設在行政服務中心、醫療機構、居家養老中心、銀行網點等地。
“我們組建了一支由373人組成的志愿服務隊伍,開展各類數字助老服務,為老年人群提供面對面、手把手答疑幫辦服務。”南潯區大數據服務中心應用推廣工作負責人陳翔介紹,不久前,志愿者服務團隊在金象湖社區“數字伙伴計劃”微站點開展了“智慧助老、你我同行”主題活動。
活動現場,志愿者耐心地為老年人們講解智能手機的基本操作,解決日常的手機使用問題,涉及購物、用餐、就醫、出行等各個方面。
“我學會用手機掛號了!”被朋友拉著來的李奶奶很是興奮,有慢性病的她需要定時到醫院做檢查,以前掛號不是找兒女遠程指導,就是跑到社區請工作人員幫忙,總是麻煩別人,對于一向獨立的她來說還是有些不好意思。
南潯區政務服務中心采用自助語音與人工客服相結合的方式,讓老年人辦事咨詢有問必答、有惑必解;舊館街道港胡村80周歲及以上村民有免費的智能健康手環,家人通過數字鄉村云平臺可實時了解其健康狀況……
陳翔說,南潯將持續關注老年居民對于數字生活的感受度與滿意度,進一步豐富“數字伙伴計劃”互動場景,助力數字村社建設,在數字化轉型大潮下,讓老年人不掉隊。
( 邱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