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云南保山云瑞機場一架客機準備起飛。中新網記者 蔣啟明 攝
云南省保山市與緬甸接壤,地處滇西咽喉,自古是“南方絲綢古道”的重要驛站,是古代中國較早對外開放的前沿。黨的十八大以來,保山市經濟總量翻番突破千億元,年均增長8.6%,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7.6%和11.2%。
左廣在發布會上介紹,近年來,保山市對外開放之門越開越大,成功開通“緬甸—保山蒲縹—成都”公鐵聯運班列,猴橋口岸列入全省智慧口岸建設“3+2”試點,培育了全省首戶5A級民營物流企業。
“保山堅持以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為先導,在全省首開‘園中園’飛地模式,突破引企、成鏈、聚園瓶頸。”左廣說。
同時,保山率先在全省形成綠色硅光伏前端產業鏈,2023年占到全省硅光伏產業產值的25%。全球單體最大的多晶硅項目今年正式投產,新能源發電量大幅提升,綠電裝機占比達100%。
保山還將“土特產”文章做精做優。成功打造保山小粒咖啡、龍陵紫皮石斛、昌寧紅茶、騰藥等一批名品,五縣(市、區)中有4個獲得特色縣“新名片”。咖啡產業實現精品率、精深加工率、龍頭企業占比等“六個全省第一”,成功舉辦2023年國際精品咖啡產業發展大會、2024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云南省主場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已在保山騰沖市成功舉辦兩屆的騰沖科學家論壇影響力不斷擴大,2023年有112位院士、47位大學校長參加論壇,首次頒發“騰沖科學大獎”,達成引智合作46項,協議引資80億元。保山還在綠色硅、生物制造等領域實現系列重大關鍵核心技術突破,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占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27.3%,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躍居全省第一。(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