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岷江之濱,翠屏山下,一座占地17萬平米的生態釀造工廠車間正開足馬力,在生態釀造車間中,一捧捧老窖酒糟在數控設備的精準放置下,投入6000余口生態窖池中沉淀發酵,清冽的岷江水流淌其中,在純天然的化學反應下散發出陣陣清香。
據悉,該廠房為中建二局承建的十萬噸生態釀酒項目(一期),包含有生態釀造車間3棟、收酒房4棟、糠殼蒸煮車間1棟、糧曲庫1棟、輔助用房1棟及相關配套設施,通過將傳統古法釀造技藝與綠色化、智能化生產線的有機融合,將提升原酒年產能2萬噸以上,成為產業園區中又一“綠色工廠”和生態化發展標桿。
項目始終秉承“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在建設初期便錨定實現“雙零碳”(零碳酒企、零碳園區)目標。項目經理王學良介紹:“智能釀造車間和高溫蒸汽蒸餾生產線是零碳的核心,項目團隊結合生產線管線排布密集、多交叉作業等特點,以BIM建模技術為先導,前建模碰撞測試,合理優化管線排布,解決管線交叉碰撞問題70余項。”
通過BIM技術的成熟運用,順利完成了智能化生產線安裝工作,使數控機器人、數控機械臂、數控蒸餾等多數字化設備協同運作,成為廠區中首個自動化生產的智能釀造車間,保證產能的同時達到生產過程零碳排放的目標。
項目的投產將逐步取代老廠區中采用煤炭能源生產方式,是“長江上游大保護”的又一生動實踐,在釀造技術傳承、核心產品研發、工藝綠色管理、技能人才培養等方面產生聚合效應,助力宜賓名酒產業融合高效發展。(劉楊 胡昊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