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5日訊 (記者 蘇蘭) 以“創意創新創造美好生活”為主題的2023中關村論壇系列活動——創意城市發展論壇暨藍皮書發布會10月22日在京舉行。
據悉,該論壇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中國民主建國會北京市委員會和中國經濟出版社主辦,是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第26屆北京科技交流學術月重點學術活動。
論壇上,2023年“創意城市藍皮書”——《中國創意產業發展報告(2023)》和《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報告(2023)》由北科院發布。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伍建民、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劉曉勘、中國經濟出版社有限公司總經理毛增余和來自政府管理人員、相關行業專家學者,以及藍皮書作者等共50余人參加,論壇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鄭欣主持。該團隊20年堅持致力于跟蹤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研究,兩本藍皮書已分別連續出版18年和13年,在國內形成品牌效應,服務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和北京文化中心建設,成為首都高端智庫的重要成果。毛增余社長對張京成老師與中國經濟出版社18年的合作表示感謝,希望進一步轉化研究成果,拓展合作思路。
《中國創意產業發展報告(2023)》以“文化創意賦能鄉村振興”為主題,將文化鄉創融入農村農業生產活動中,讓文化創意賦能鄉村振興。報告指出,文化創意賦能鄉村振興形式多樣,鄉村旅游魅力經久不衰,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利用方興未艾,科技創新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化藝術下鄉提升了鄉村品位,產業發展激發了鄉村文化的內生動力。加強農文旅深度融合,既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推進更高水平鄉村振興的時代要求。
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保持平穩增長態勢,規模持續擴大,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65502億元,比上年增加1698億元,資產總量保持增長,資產規模超過31萬億元。文化產業投資規模繼續擴大,文化新業態發展收入占比超過30%,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報告(2023)》重點跟蹤研究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態勢。報告指出,北京市堅持“科技為文化賦能,文化為城市賦能”的總體思路,聚焦精品生產,推動文化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越來越多的文化產品、文化服務與文化消費為人們帶來了全新的文化體驗。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呈現出傳統文化復興、數字技術注入新活力、文化新消費不斷涌現等特色亮點。
與會專家學者就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相關議題發表了演講,為北京市文化中心與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建言獻策。北科院情報所所長張士運表示,基于北京的城市更新不僅是千年古都的更新,更是注重文化保護和文化引導的更新。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教授王齊國從理論上闡釋了創意如何賦能城市發展,并提出了基于價值驅動和審美驅動構建的中國城市文化創意指數評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