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李 勇
“公司按照‘快建設、快達產、快見效’原則,統籌內外部資源積極推進項目建設,項目于2023年3月上旬啟動施工建設,歷時4個月完成了原廠房改造、新建工程施工建設和設備安裝調試,于2023年7月下旬開始進行試生產。”9月26日下午,大連重工召開2023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對于投資者關心的射陽基地風電塔筒智能制造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大連重工董事、總裁、董事會秘書陸朝昌回復稱:“目前項目正處于驗收階段,通過后將全面投產。”
大連重工是國家重型機械行業的大型重點骨干企業和新能源設備制造重點企業,具備重大技術裝備機電液一體化設計、制造、總裝發運、安裝調試及工程總承包能力,可以為冶金、港口、能源、礦山、工程、交通、航空航天、造船等國民經濟基礎產業提供大型高端裝備和智能服務解決方案。
其中,在風電設備領域,大連重工歷經多年深耕發展,已成為國內重要的風電零部件供應商,并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儲備和穩定的顧客資源。
對于射陽基地風電塔筒智能制造項目,陸朝昌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這也是公司延伸風電零部件產業鏈、優化產品業務結構的重要舉措。據公司前期披露的相關公告,項目達產后,將滿足年產15萬噸的風電塔筒制造、整機裝配及試驗技術需求。
新熱點財富創始人李鵬巖認為,大連重工的射陽基地風電塔筒智能制造項目投產后,不僅可以提升產能,優化產業結構,還可以依托大連重工積淀的技術和客戶優勢,打造齒輪箱、偏航變槳、鑄件、塔筒、后服務等全流程顧客配套體系,有助于公司進一步做強做大風電核心零部件產業,推動公司從新能源領域核心零部件生產制造向全產業鏈延伸發展。
業績說明會上,對于投資者有關公司股價的提問,陸朝昌表示,公司股價受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資本市場、所處行業發展、市場買賣力量對比、投資者心理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公司無法左右。公司能做的就是努力做好生產經營,致力于自身競爭能力的提高,抓好重點工作,提升運行質量,推動公司持續快速發展,以良好的業績回報股東。
公開數據顯示,近年來,大連重工經營業績穩步提升,經營質量持續向好。2022年,大連重工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0億元,達到103.57億元,同比增長13.71%;實現歸母凈利潤2.88億元,同比增長149.74%。多項經營數據創下近年來最好水平。
此外,據大連重工日前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經營業績仍保持較快增速,預計前三季度業績數據將超越去年全年水平。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2.9億元至3.3億元,同比增長23.33%至40.34%。其中第三季度單季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6703萬元至1.07億元。
“重型機械行業主要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提供各類重大技術裝備,是一個國家和地區工業化水平與經濟科技綜合實力的標志,也是重要的基礎性和戰略性產業。”李鵬巖認為,重型裝備是國家重點支持領域,大連重工作為重型機械行業的重點骨干企業之一,隨著公司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優化,產業鏈條的不斷延伸補強,公司也將充分受益于裝備制造業振興發展帶來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