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服務”“有訴即辦”“清廉大廳”……一個個熱詞的背后,是南陽市宛城區在政務服務領域的后發趕超和刀刃向內自我革命實現的跨越。
建強副中心,宛城當先鋒。去年8月以來,宛城區政務服務中心全面落實省、市、區委關于清廉建設的部署要求,率先提出“鍛造一流清廉大廳”的奮斗目標,認真踐行“五廉”工作法,著力打造更加熱情、規范、精準、高效、廉潔的政務服務環境,贏得企業、群眾一致點贊。
(資料圖)
該中心先后贏得“河南省文明服務示范窗口”“市級文明單位”等榮譽,醫保窗口獲評“省級醫療保障服務窗口示范點”,稅務窗口躋身“河南省服務型行政執法示范點”,中心領導班子被宛城區委評為“優秀領導班子”。
該中心進駐單位36家,擁有服務窗口140個,辦理服務事項995個,全面啟動“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模式,群眾評價滿意度99.9%,政務服務零投訴。在政務服務業務考評中,宛城區排名全市第四位,全省第50位。
“我們以‘觀念能力作風提升年’活動為契機,發揚‘四敢’精神,創造性地建設清廉政務服務大廳,持續叫響政務服務品牌,推動營商環境在全省乃至全國走在前列。”宛城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梁江如是說。
制度固廉 夯實“廉根基”
“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減跑動,堅決杜絕‘兩頭受理’‘體外循環’‘隱性審批’……”6月12日,記者走進宛城區政務服務大廳,巨幅電子顯示屏打出的“清廉大廳”建設八條措施格外醒目。
制度的背后,是宛城區對標先進、加快追趕,持續推動政務服務迭代更新、提檔升級,努力把營商環境打造成為宛城區高質量跨越發展最大金字招牌的不懈努力和創新實踐。
“1+N”文件,夯實“廉根基”。制定出臺《宛城區“清廉大廳”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推進“清廉大廳”建設八條措施》《宛城區2023年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宛城區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及窗口工作人員績效考核暫行辦法》《關于實行優化營商環境“八個一律”硬性措施的通知》等“1+N”文件,將“清廉大廳”建設專項檢查責任落實、工作作風、違紀違法等三大重點內容納入考核辦法,為“清廉大廳”建設保駕護航。
完善機制,筑牢“廉防線”。堅持黨建引領,建立聯合黨支部,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制定完善《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規范》《區政務服務大廳工作人員日常管理考評細則》等規定,全面落實考勤打卡、值班巡查、工作例會等制度,完善首席代表AB崗制度,著重加強對工作人員的監督管理,確保大廳管理規范有序。各窗口單位與區政務服務大廳簽訂廉政責任狀,工作人員簽訂廉潔自律承諾書,建立廉政臺賬。
“大伯,您的房產過戶證辦好了,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啊!”年過六旬的張大伯接過老年人服務窗口工作人員交給他的證件,十分感激地說:“你們辦事又快又熱情,謝謝了!”
整個大廳“清”風拂面,“廉”味十足,形成了“清廉大廳”建設出彩的景象。
改革踐廉 提升“廉質效”
“一方熱土”能不能“熱”,靠的是紛至沓來的客商;能不能一直“熱”,則要靠親商安商的營商環境。
位于市中心城區,宛城區市場主體體量大,辦事群眾多。如何營造審批手續最簡、辦事效率最高、服務質量最佳的營商環境,為建設現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貢獻宛城力量,是擺在宛城區政務服務中心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基于服務“建強副中心、宛城當先鋒”的高度,宛城區政務服務中心——這個平均年齡只有35歲、朝氣蓬勃的青年團隊,以創建“清廉大廳”為目標,傾力打造 “宛事通”政務服務品牌。
保姆式服務,打造極致政務的“硬環境”。總服務臺、志愿服務站、老年人休息區、自助服務區、圖書角、母嬰室、應急藥箱……尤其在三年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時期,宛城區政務服務中心免費提供防疫用品,實現了全程人性化服務,受到企業和群眾的好評。
閉環式服務,提供細致服務的“軟環境”。梳理并公示幫辦代辦事項537項,開展事前輔導3282次,全程幫辦4132次,上門服務95次。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幫辦代辦、有訴即辦、上門服務,辦事大廳形成了“進門有引導、辦事有輔導、全程有幫辦”的服務閉環。
一站式服務,叫響“宛事通”政務服務品牌。進駐政務服務部門36個、事項995項、審批服務人員226人,基本實現政務服務事項“應進必進”。特別是圍繞“投資建設項目極簡審批”“全流程輔導幫辦+N”服務、“就近辦”三個方面,打造具有宛城特色的“宛事通”政務服務品牌。
數據無言,卻最有說服力。去年8月創建“清廉大廳”以來,宛城區政務服務中心累計受理企業、群眾咨詢6萬余人次,評價滿意度99.9%,政務服務零投訴,實現了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方便、體驗更美好的政務服務改革目標。
作風引廉 激發“廉動力”
局長“坐窗口”,服務“接地氣”。5月15日,在宛城區政務服務大廳不動產登記中心,區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李俊鼎以工作人員身份坐大廳窗口,推動企業、群眾辦證流程再造,降低辦事時間和成本,贏得大家一致好評。
自“觀念能力作風提升年”活動開展以來,宛城區以開展“親身辦”活動為抓手,全區30個政務服務單位領導班子成員、行政審批科長以普通群眾和窗口人員雙重身份走進政務服務大廳,實現“首席代表常態走、審批干部集中走、區直部門全面走、政府領導重點走”。
“真體驗”解決“真問題”“真暖心”帶來“真滿意”。在實際工作中,宛城區全面推行“證照聯辦”,將食品經營許可、食品小經營店許可、食品小作坊許可等高頻涉許可事項納入“證照聯辦”范圍,企業開辦常態化0.5個工作日辦結,最大限度減少辦事群眾和企業跑腿次數,不斷提升企業和群眾的滿意度、獲得感。
“清廉大廳”靶向破解“老大難”,為服務賦能增效。市市場監管局宛城分局副局長景向東介紹,企業開辦專區常設1名“小宛快辦”引導員,幫助群眾查詢企業信息、打印相關材料、精準解答咨詢。企業開辦輔導幫辦專區配備2名專職幫辦員,對群眾進行全流程指導。同時在全市首創將水、電、暖引駐企業開辦專區,為企業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服務,受到市“萬人助萬企”活動聯席辦通報表揚。
“對待企業群眾,不說不能辦,只說如何辦!”清廉大廳向作風要效能,作風建設無止步,優化服務無止境,“誠信之星”“服務明星”“業務能手”熠熠生輝。
宣傳倡廉 營造“廉氛圍”
“算好名譽賬 清廉方能揚名”“算好自由賬 自律方能無拘”……走進宛城區政務服務中心三樓辦公區,清廉之風撲面而來:三樓樓道清廉文化長廊,數十塊展板時刻提醒工作人員算好人生七筆賬,牢記政務服務的初心。
無處不在的廉元素,記錄著“清廉大廳”廉政建設的決心和腳步。
文化興廉,廉意識落地生根。宛城區政務服務中心副主任方艷介紹,中心因地制宜融入“清廉元素”,注入“廉潔因子”,除了三樓廉政文化長廊,一樓政務大廳南墻整面墻上懸掛著“轉作風 優服務 打造廉潔高效政務服務環境”巨幅宣傳語,電子屏上的“清廉代言”、電腦屏幕上的廉潔語錄、科室墻上的規章制度、微信上的“清廉夜話”、胸牌上的紀律提醒,以清為美、以廉為榮的清廉文化蔚然成風。
教育學廉,正風肅紀不停步。該中心以中心組學習為龍頭,在加強黨章黨規黨紀學習的基礎上,強化政策法規、專業知識、業務技能等方面的培訓。組織召開機關正風肅紀警示大會,推進警示教育制度化常態化,以警示教育、清廉文化引領,引導機關干部講規矩、守紀律、知敬畏、守底線。
活動宣廉,匯聚清廉正能量。宛城區政務服務中心創新運用全域黨建理念,廣泛開展喜聞樂見的家風家訓征文比賽、廉潔故事演講比賽、廉政題材電影展播等活動,將機關全體31名同志和入駐大廳的36個單位、226名窗口工作人員擰成一股繩,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增強工作人員的廉潔自覺。
以文化澆灌,促廉潔花開。舉目四望,清廉元素充溢在大廳、服務臺及公共區域的角角落落,將大廳打造成為清廉審批“能量場”,處處見廉、時時宣廉、人人倡廉。
監督考廉 織密“廉防線”
“‘辦不成事’問題受理窗口真是啥事兒都能辦成!”這是群眾對宛城區紀委監委解決企業群眾辦不成事問題受理窗口的高度評價。
“盼望一年多的施工許可證順利拿到了,懸著的心終于落地了。”前來辦理施工許可證的樂康幼兒園負責人趙先生高興地說。
“‘辦不成事’工作專班召集人社、社保等部門,先后4次去省人社廳協調,俺們58位老人的退休金終于辦下來了。”宛城區印刷廠58名退休老人喜極而泣。
一聲聲點贊、一張張笑臉,記錄著企業、群眾的信任和肯定。
2022年1月,宛城區紀委監委在大廳設立解決企業群眾“辦不成事”問題受理窗口、營商環境投訴處。兩者整合形成合力,為企業發展、群眾辦事疏通“堵點、難點、痛點”,倒逼職能部門增強為民意識、改進工作方法、提升服務效能。
暢通12345熱線等投訴渠道。用好“好差評”“紅黃牌”大數據,為創建“清廉大廳”提供研判依據。
面向社會選聘10名監督員,對全區政務服務工作進行“揭短”“找茬”。5月份中旬,宛城區紀委監委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大廳窗口工作作風、服務效能等,開展持續一周的蹲點暗訪。針對發現的問題,宛城區紀委監委印發《整改通知書》,明確由聯系的派駐紀檢監察組跟進督導;宛城區政務服務中心實行清單管理和銷號制度,建立整改臺賬,逐個研究整改措施,對癥下藥疏“堵點”,靶向治療除“痛點”,有的放矢校“盲點”,通過以案促改、整改提升,大廳窗口整體服務質效得到進一步提升。
“讓辦成事成為常態!”宛城區紀委監委派駐區政務服務中心紀檢監察組組長徐冬麗介紹道,派駐組健全重點工作督查機制,推行“一線工作法、任務清單法、問題切入法、資源整合法”掛圖作戰模式,實行“月曬季評年考”預警通報制度,加強攻堅推進績效監督,推動問題解決提速正風。
制度固廉、改革踐廉、作風引廉、宣傳倡廉、監督考廉。隨著清廉大廳“五廉”工作法的深入推進,“黑代辦”等問題得到根治,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已成新常態,“最多跑一次”成了政務窗口擲地有聲的承諾,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讓宛城區居民幸福指數大幅度提升。
“清廉建設永遠在路上。區政務服務中心將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努力交出更加優異的優化營商環境出彩答卷!”宛城區政務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盧林表示。(杜明 張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