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夢龍三言簡介
馮夢龍三言是明代馮夢龍編撰的三部短篇小說集《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的統稱,是明代通俗小說的代表作。這些著作主要由宋元時期的話本和明代的話本進行編輯。馮夢龍在對編輯他們的同時,還進行了一些修改,這可以看作是對馮夢龍文本的重構。另外就是作者本身的創作。
馮夢龍一生致力于通俗文學的整理和編輯,與當時的文學環境是分不開的。當時的主流思潮席卷文壇,對馮夢龍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然而,他的文學思想和審美傾向有著自己得特色。
宋明理學,準確的說,理是封建等級制度及與其想適應的封建倫常的總稱。
明代正統文藝只講理性,不講情感。在理論上似乎與倫理哲學、經學、史學等沒有什么區別。因此,當時明中晚期民間文藝思潮興起,一大批進步文人猛烈抨擊假道學,并通過以儒家倫理文化批評的方式,重構了以"情教"為核心的道德批評模式,發展了民間藝術的價值觀,而馮夢龍也想通過這種方式實現其"情"與"理"的和諧統一。
在文學上,他非常重視通俗文學的真摯情感和教化作用。他認為通俗文學是“天地間自然之文”,是真情的表達。《敘山歌》提出了“借男女之真情,發名教之偽藥”的文學命題,表現出突破倫理道德束縛、追求個性解放的時代特征。他非常重視通俗文學的啟蒙功能。
三言開拓了什么
在白話短篇小說《三言》中,開拓了一個“中和之美”的藝術世界。不難看出,他編輯整理《三言》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喻世"、"警世"、"醒世"來喚醒世人改變世風。作為封建社會的進步學者,馮夢龍思想深受市民意識的影響,但基本上站在回歸先秦儒家精神的立場上。在儒雅與情俗之間做一個中性的調整。所以,總的來說,他還是要求小說的內容‘不害風化,不錯圣賢,不戾于詩書經史’。
此外,馮夢龍特別關注小說中描述的“男女之情”。《情史敘》提出‘情始于男女’,‘一情為線牽’。只要引導得當,就能達到‘情教’的目的,產生和《六經》一樣的效果。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他還在理論上反對在小說中描寫色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