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衰主要表現為雙下肢的浮腫、胸悶氣短,或者出現肝臟腫大、頸靜脈充盈等情況。
正常心臟分為兩個部分,左邊的心臟起到心臟射血,起到最關鍵的作用,所以通常說的心衰是指左心衰。但是右邊心臟也非常重要,因為右邊的心臟收集全身回流血液,左心的血收集的是靜脈血,左心的血是動脈血,右心到左心之間會經過一個肺循環。
所以右心衰主要的原因部分是由肺血管疾病所引起來,如肺動脈高壓、肺心病等,都可以引起右心衰,同時心臟瓣膜病,如二尖瓣的狹窄、三尖瓣的反流等,都可能引起右心衰。
右心衰的主要表現就是體循環的淤血,會出現全身浮腫、胸悶、氣短,會出現口唇紫紺,也會出現類似于肝臟充盈、肝臟腫大、頸靜脈充盈等體循環淤血的表現。
右心衰竭為什么是體循環淤血
右心衰竭引起體循環淤血通常是右心室泵血能力下降所致。
在水鈉潴留、靜脈回流受阻等因素的影響下,人體的體循環靜脈系統容易過度充盈,出現壓力增高的情況,這種現象即為體循環淤血,常有器官淤血、身體水腫等表現。在出現右心衰竭的情況后,由于右心室的泵血能力下降,通常會出現體循環淤血的情況。因為在泵血能力不足的影響下,血液容易淤積于右心室內,使泵血容量減少,進而使回心血量減少,影響正常的體循環,令無法被回收的血液聚集在下肢、胃腸、肝臟等處,進而出現臟器腫大、肢體水腫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