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著名景點:
1、迎客松和玉屏樓
黃山迎客松
可以說是聲名遠揚海內外。從前山乘坐索道大約10分鐘,到玉屏樓,斜著向上不遠就是迎客松所在。迎客松是黃山的標志性景觀,樹齡至少已經1300年以上,現已成了中華民族熱情友好的象征,承載著擁抱世界的東方禮儀文化。不到迎客松前合張影,就好像沒有到過黃山一樣。
玉屏樓是黃山集奇景之大成的絕處。著名的迎客松就在玉屏樓的左側。玉屏樓的后面即是玉屏峰,著名的“玉屏臥佛”就在峰頂,頭左腳右,惟妙惟肖。
玉屏樓位于天都、蓮花兩峰之間,左有獅石,右有象石和立雪臺,兩石形同門衛;前有迎客松,后有送客松,迎來送往,姿態喜人,真可謂是天造奇景,令人觀后唏噓慨嘆不已!
2、鰲魚峰
鰲魚峰是玉屏至北海途中的一座小山峰,峰以形名,海拔1780米,是黃山奇景之一。尤其是當你置身于鰲魚峰頂時,舉目四望,或遠或近,或高或低,滿眼皆是美景。賞心悅目一詞在這里會有深切的體會,站在峰頂,便會忘卻一切的煩惱不快。
3、光明頂
光明頂是黃山的主峰之一。位于黃山中部,海拔1841米,為黃山第二高峰,與天都峰、蓮花峰并稱黃山三大主峰。頂上平坦而高曠,可觀東海奇景、西海群峰,煉丹、天都、蓮花、玉屏、鰲魚諸峰盡收眼底。
明代普門和尚曾在頂上創建大悲院,1955年其遺址上建有黃山氣象站。因為這里高曠開闊,日光照射久長,故名光明頂。由于地勢平坦,所以是黃山看日出、日落觀云海的最佳地點之一。
4、西海大峽谷
據說西海大峽谷為近年來黃山景區新開發的景點,一般是從排云亭北入口下大峽谷,經過一環二環到谷底的排云溪站,然后坐西海大峽谷觀光纜車(網紅觀光纜車)上到天海景區繼續游覽。
西海大峽谷集峰林、棧道和懸崖峽谷于一體,奇、險、幽、深,很值得一游。原來從谷底是有一條路可以出來的,后來說是隧洞坍塌就沒有再修通,到了谷底,要不原路返回,否則就只能乘坐觀光纜車才能上來了。我們乘坐纜車由谷底向上,感覺平平,并沒有網上小視頻里放的那么刺激和壯美。想來從上往下乘坐,視覺上的沖擊力可能會要擴大幾倍吧!
5、飛來石
飛來石又名飛來峰、仙桃峰(從不同的方向看),位于光明頂和排云亭的中間,是黃山的地標之一。1987年央視版《紅樓夢》曾在此取景。巨石高12米、長7.5米、寬2.5米,重600噸,底部與山石的接觸面積很小,看上去搖搖欲墜卻始終屹立不倒,非常神奇。其下的巖石平臺長12至15米,寬8至10米,厚1.5至2.5米,重約360噸,形態奇特,如此巨石卻被豎立在一塊長約12-15米,寬8-10米的平坦巖石上,令人驚嘆不已!兩大巖石之間的接觸面很小,上一石似從天外飛來,故名“飛來石”。
除了以上介紹之外,行走在黃山景區,到處都可以看到各種奇形怪狀的松樹,如最著名的黃山十大名松,它們是:迎客松、望客松、送客松、探海松、蒲團松、黑虎松、臥龍松、麒麟松、連理松和團結松。
另外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以奇取勝,以多著稱。已被命名的怪石就有120多處。其形態可謂千奇百怪,令人叫絕。似人似物,似鳥似獸,情態各異,形象逼真。分布可謂遍及峰壑巔坡,或兀立峰頂或戲逗坡緣,或與松結伴,構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畫卷。
如“夢筆生花”、 “喜鵲登梅”(仙人指路)、“老僧采藥”、“蘇武牧羊”、“飛來石”、“仙桃石”、“猴子觀海”、“金雞叫天都”、“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仙人鋪路”、“老虎馱羊”、“關公擋曹”、“臥虎石”等等,個個形象逼真,情趣十足。
當然黃山還有許許多多的未起名或叫不上名字的奇峰怪石,等著你去發現和欣賞。
最后,重點推介一下天都峰和蓮花峰。
天都峰位于黃山東南,北望蓮花峰,與光明頂、蓮花峰并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海拔1829.5米。古稱“群仙所都”,意為天上都會,故取名“天都峰”。
天都峰峰頂平如掌,有“登峰造極”石刻,中有天然石室,可容百人,室外有石,象醉漢斜臥,名“仙人把洞門”。
天都峰峰體拔地摩天,險峭峻奇,雖然不是黃山最高峰,卻是黃山群峰之中最為雄偉壯觀,最為奇險的山峰,堪稱“黃山第一峰”。到了黃山,有:“不登天都峰,等于一場空”的說法。
蓮花峰,海拔1864.8米,為36大峰之首,是黃山風景區境內第一高峰。蓮花峰位于登山步道玉屏樓到鰲魚峰之間。蓮花峰峻峭高聳,氣勢雄偉。因主峰突兀,小峰簇擁,儼若新蓮初開,仰天怒放,故名“蓮花峰”。
為使黃山景區生態能夠有效的、自然的休養生息,以期實現可持續發展,每年冬春時節(12月1號- 來年3月底)西海大峽谷、蓮花峰、天都峰都會進入維護期,其中蓮花峰和天都峰兩座山峰是輪流開放的,輪換周期為5年。我們去年去的時候正值天都峰輪休未開放,蓮花峰將于2024年4月1日起進入五年輪休期,到時候天都峰將會重新開放。
黃山共有東、西、南、北四個大門。可以給南來北往不同方向的游客提供就近的登山口。東大門應該還沒有開放,西大門和北大門由于需要走回頭路,而且配套設施也都沒有南大門成熟,關鍵是這幾個大門我也都沒有走過,所以這里就不作介紹。
黃山的南大門位于湯口鎮,是最成熟、最方便,也是黃山的主大門,去黃山的游客有95%以上都是經南大門上下山的。黃山南大門所在的湯口鎮,交通方便,旅游配套設施完善,一般意義上的黃山旅游,大都是從南大門開始的。
從黃山南大門進山,分為前山和后山兩個登山點。在售票處買進山門票后還需要購買進山的交通票,二者是單獨售賣的。
前山登山起點在慈光閣,車程較近。后山登山處叫云谷寺,車程較遠。兩處站點均有索道可選。至于怎么選擇,我想這個不用糾結,最好選擇,一般都是前山進,后山出,或者后山進,前山下。總之可以走個環線,不用走回頭路,如果全程乘坐索道的話,兩者怎么選其實是無所謂的。
如果想徒步上山,而且時間有限的話,還是建議最好是選擇從前山上山,因為前山距離還是要近些,而且一上去就可以先見到迎客松。
前山所在的玉屏索道全長2176米,高差752米。玉屏索道上站海拔1650米,距離迎客松就很近了,迎客松的海拔是1670米。
后山登山處叫云谷寺,登山起點處的海拔大約在800多米。也就是說如果從登山起點徙步登山的話,需要攀登900米高的高程。從云谷寺到山頂的白鵝嶺大約是7.5公里的路程,關鍵是還需要拔高將近900米的高程,至于時間那就因人而異了,一般普通人走平路也就每小時3公里多。云谷寺索道全長2666米,高差775米,坐索道上去僅需8分鐘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