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展車都已經售罄,現在全部需要訂車!能否趕上補貼政策截止前提車上牌,我們無法保證!”3月8日,在武漢一家東風雪鐵龍4S店的抖音號上,銷售人員正在面對鏡頭不斷地重復同樣的信息,而鏡頭中的展廳內已空空如也。
湖北的這場購車熱潮,由當地購車補貼政策所“導演”,部分車型優惠幅度超過9萬元,不少外地消費者甚至直呼,“到湖北搶車”。
這一波由地方與車企一起策劃的降價,猶如一條“鯰魚”般,迅速撬動其他地區和企業跟進,“大降價”呈現蔓延趨勢。一場從新能源汽車開啟,席卷燃油車的“降價潮”正在迅速襲來。
多地發布政策禮包,精準拉動汽車消費
從年初特斯拉啟動大幅降價,到湖北推出限時特惠,車市的“降價潮”愈演愈烈。降價范圍也從新能源汽車領域卷入燃油車領域,爭搶消費者的一場“廝殺”,非常激烈。
從政府層面,湖北省聯合多家車企推出政企購車補貼,凡在湖北購買“東風系”車型,單車補貼金額最高達到9萬元,這一消息迅速傳播,湖北市場的購車熱情立即被點燃。如今,這股促消費熱潮已經蔓延到全國各地,上海、浙江、河南、四川、黑龍江、山西、云南、海南和貴州等數十個省市跟進出臺相關政策以促進汽車消費。
河南將購車補貼政策延續至2023年3月底,對在省內新購汽車按購車價格的5%給予消費者補貼,天津發放汽車消費補貼6000萬元,山東發放2億元汽車消費券,等等。
各個車企也開始降價,擺好“擂臺”搶奪消費者。中國一汽推出“旗惠吉林——億元限時惠民補貼”活動,補貼總額達1.5億元,單車補貼金額最高可達37000元。各地經銷商也在不斷跟進,濟寧東風標致車型可享政府補貼30000元,企業補貼高達75000元,上汽通用別克宣布截至3月31日,旗下多種車型均享有補貼資格,湖北消費者可享政企補貼最高7萬。
廣州不少品牌經銷店同樣也在“搶”消費者。廣汽本田皓影、雅閣優惠2萬-3萬元,一汽-大眾推出任意品牌置換攬巡、攬境,可享受16000元置換支持,廣汽豐田漢蘭達落地30.88萬元,預售期間再享5000元購車禮。上汽奧迪A7L最高優惠有3.8萬元,奔馳部分車型降價高達12萬元,一汽奧迪A6L降價9萬元,等等。
“降價潮”蔓延,銷量低迷是導火索
為什么今年汽車市場會出現大規模的降價?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2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39.0萬輛,同比增長10.4%,環比增長7.5%。1-2月累計零售267.9萬輛,同比下降19.8%。
汽車作為國民支柱產業之一,對提振內需消費、穩定工業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愈加凸顯。汽車全面降價的背后,正是急需提振的汽車市場壓力過大,庫存指數不斷攀升,車企不得不以低價爭搶客戶,刺激汽車消費欲望。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8.1%,同比上升2%,調查顯示,80.2% 經銷商認為2月銷量未達預期,庫存壓力較大,資金流轉情況較差,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多家車企降價銷售,經銷商經營狀況下滑。這也是汽車降價的重要因素。
新能源汽車掀起的“降價潮”同樣促進了燃油車降價,隨著新能源“國補”正式截止,從年初特斯拉官宣降價后,問界、小鵬等新能源車企展開“價格戰”,先進技術上車,價格大幅優惠,對燃油車造成巨大壓力。2022年,比亞迪銷量超180萬輛,正式超過燃油車“老大哥”一汽-大眾,為燃油車市場敲響一記警鐘,如何加速奔跑,是燃油車開始降價的內生動力。
刺激政策需“長短”結合
“C6這次能賣到沒車真是沒想到。”湖北一家東風雪鐵龍4S店的銷售人員表示。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湖北這輪政府和企業聯合進行的大額補貼是扭轉汽車銷量低迷的強力舉措,對市場造成極大的消費選擇變化。“各地出臺的購車補貼政策,將對一季度車市構成穩定有力的支撐,能夠更好地釋放消費者的消費潛力,短期內有助于銷量的提升。”
汽車全面“降價”對整體市場的銷量提升有一定積極影響,但對整個行業而言,僅是“緩兵之計”,難以對促消費達到“長期效應”。業內人士分析,刺激消費政策應“長短”結合,短期內以價換量雖會帶來一定銷量增長,但長期來對車企品牌形象和長久發展有一定隱患。“短期促銷應與長期政策結合,完善消費環境,才能達到促消費‘長期主義’”。
對此,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建議,廠家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節銷售目標,避免供求失衡導致經銷商庫存過高,建議金融機構適度調整增加對汽車消費貸款的利率補貼,廠家能及時兌現經銷商返利,適度增大商務政策幫扶力度等措施。
自2月以來,多個省市出臺促進汽車消費政策,刺激需求釋放,多個城市春季車展在2月下旬至3月開展,多數廠商的新車“上市潮”正在拉開序幕,3月份汽車市場有望穩定增長。3月2日,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也強調,今年將積極出臺新政策措施,支持新能源汽車的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