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了解到,截至9月20日,廣東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600萬戶,相比改革前增長2.1倍。全省市場主體數、企業數、外商投資企業數連續多年穩居全國第一,有力夯實廣東經濟發展的微觀基礎。其中,大灣區內地9個市現有市場主體數量占全省78.68%,每千人擁有企業數達81戶,接近發達國家經濟體水平。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一級巡視員張文獻介紹,2012年,廣東首開全國商事制度改革先河,深圳、珠海、惠州、東莞、佛山市順德區啟動商事制度改革試點。10年來,廣東推動商事登記制度發生根本性變革。如率先以“先照后證”“注冊資本認繳制”等“小切口”撬動制度大變革,推動“辦照難”問題得到根本性解決。如持續深化企業開辦改革,實行名稱自主申報,推動將企業登記5個環節壓縮為1個,企業開辦時間從35天壓縮到1個工作日以內。如率先試點商事登記確認制改革,實行清稅“承諾制”、企業除名和依職權注銷,將簡易注銷登記公示時間由45天壓縮為20天,實現市場主體準入和退出“雙向”便利化。
值得注意的是,10年來,廣東陸續推出“粵港銀政通”“粵澳銀政通”等改革措施,港澳企業和居民可通過商業銀行境外網點,離岸辦理廣東省營業執照。深圳、東莞、廣州南沙等地先行試點,推廣使用香港投資者簡化版公證文書。目前,全省實有外商投資企業18.68萬戶,其中港資企業7.09萬戶、澳資企業6491戶,港澳企業占外商投資企業的50%以上。廣東將對接港澳規則,攜手推進大灣區登記注冊一體化,協同推進跨境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探索粵港澳三地的電子營業執照、電子印章、電子簽名互通互認。(記者 嚴俊偉 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