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最晚的夜,喝最補的水。”近日,“一整根”熬夜人參水的走紅使相關的功能性食品飲料行業再受關注。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增強,功能性食品飲料產品層出不窮,無論是代餐奶昔、膠原蛋白飲料,還是玻尿酸氣泡水、益生菌壓片,每一款產品似乎都能成功“收割”一波年輕人的錢包。不過,當前功能性食品飲料尚未有明確的概念,且有關“智商稅”“玩概念”“同質化”的爭議也屢見不鮮。
眾品牌蜂擁“功能性”
近日,羅森便利店在重慶、深圳等地區推出的“一整根”熬夜水因外觀看起來十分新奇而走紅網絡。“重慶羅森”賬號在社交平臺上發布的介紹顯示,該款熬夜水內含一整根產自長白山的人參,開蓋八小時內可以加溫水自由續杯八次。
中國商報記者搜索發現,該款熬夜水一經推出便引來網友們的熱議。對于該款熬夜水的口感,網友評價褒貶不一。有網友表示“熬夜黨們可以安排上了”,也有網友表示“口感發苦,不太好喝”。
在網友發布的測評圖片中,中國商報記者發現,“一整根”熬夜水是由一家名為“硬核顏究所”的公司研制的。“硬核顏究所Lab”微信公眾號發布的信息顯示,該公司創立于2021年,品牌定位為養生快消品,即結合傳統滋補與現代零售模式將滋補品融入功能性飲料。
事實上,“一整根”熬夜水并非首個在網絡走紅的功能性食品飲料。在此之前,號稱能“防脫發”的生物素軟糖、每天嚼兩粒就能“吃出嫩白玫瑰肌”的玫瑰糖片、吃兩粒就能“助力精力”的黃精枸杞糖、餐后吃一條“不僅能排毒解油還能幫助瘦身”的酵素果凍等功能性零食也曾在網絡上走紅。
此外,功能性食品飲料市場的火熱也吸引了眾多企業入局。安利推出了小n系列零食化營養補充食品,其中包含多款功能性軟糖;湯臣倍健則推出了系列功能性軟糖新品,如針葉櫻桃維C軟糖、DHA軟糖等;中藥老字號同仁堂跨界推出的“枸杞拿鐵”也曾收獲一眾好評。天眼查數據也顯示,目前我國有超過9300家經營范圍含“功能性食品”或“功能性飲料”的企業,其中70%以上的企業成立于最近5年。
年輕人成消費主力
隨著人們健康消費意識的升級,功能性食品飲料市場規模正在加速發展。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預測,2022年我國功能性食品市場規模將突破6000億元;中研研究院則預計,2025年我國功能性飲料規模將達到658億元。
資本同樣也在關注功能性食品飲料市場。去年以來,多家功能性食品企業獲得資本青睞,完成多輪融資。2021年4月,創新型糖果企業金多多完成近億元天使輪融資;次輪融資由復星領投,同創偉業跟投;同月,護膚與功能性食品品牌“檸瑯”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功能性食品飲料品牌“源究所”也于半年內連續完成種子輪與天使輪融資,金額累計達數千萬元,估值過億元。
功能性食品飲料賽道的火熱源于旺盛的市場需求,而年輕人成為該市場消費主力。有專家認為,Z世代(1995年—2009年間出生的一代人)出現一邊過度消耗健康,一邊又焦慮式“趕潮養生”“熬熬待補”的新趨勢。
CBNData發布的《年輕人養生消費趨勢報告》顯示,我國半數以上的90后有脫發、掉發、視力減弱的困擾,同時約有四成存在肥胖、運動能力下降的情況,還有三成出現免疫力下降的問題。另據《Z世代營養消費趨勢報告》稱,年輕人正身體力行地成為當下養生消費主力軍,平均每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費超過1000元用于健康養生,18-35歲的年輕消費人群占比高達83.7%。
如今,包裝普通、形態單一的傳統保健品已不能滿足Z世代的養生需求。而此時,功能性食品飲料應運而生。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對中國商報記者分析,該賽道火熱的原因在于經濟的增長和生活水平的提升,特別是都市白領消費群體的養生意識在不斷提高。此外,當日常生活工作壓力較大時,功能性食品飲料或許能夠給予年輕人一定的心理安慰。
行業進入洗牌期
雖然功能性食品飲料市場火熱,但目前對于功能性食品的概念還沒有準確的定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中國食品類別可劃分為普通食品與特殊食品兩大類,其中特殊食品包括保健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但食品分類中并沒有“功能性食品”的說法。
有業內人士稱,功能性食品接近保健食品,兩者都具有促進健康的功能,且同屬食品范疇。但功能性食品不屬于藥品或保健品的監管范圍,無需備案,也不需要做醫學上的雙盲實驗證明功效,因此消費者對功能性食品的“功能性”也產生了交“智商稅”的質疑。
中國商報記者在電商平臺搜索上述BUFFX、Minayo等品牌的產品評價時發現,消費者的評價大多數也只跟產品的包裝、口味等有關,對實際效果的反饋并不多,而在“有沒有效果”的提問中,大多數已購買的消費者表示“效果不是很明顯”“感覺沒什么用”。
同時,功能性食品飲料還面臨著同質化的問題。中國商報記者發現,雖然目前市面上的功能性食品種類繁多,但產品的成分和形態缺乏新意。對此,江瀚對中國商報記者分析,各品牌若想在同類競品中脫穎而出,需要在營銷端、產品端等多方面共同發力。不僅需要在市場中找準自己的用戶群體,把握消費需求,更需不斷推進研發、迭代新的產品,如此才能維持品牌領先于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飲料行業的市場監管也愈加嚴格。今年6月1日起,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加強固體飲料質量安全監管的公告》正式實施,該公告對固體飲料標簽標識、警示信息、虛假宣稱等作出了細化規定。其中提到,固體飲料不得明示、暗示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保健功能以及滿足特定疾病人群的特殊需要等。這意味著,今后固體飲料“偽裝”成特醫食品、保健食品等銷售的方法已行不通了。在業內人士看來,新規出臺會讓市場更加規范,隨著監管的從嚴,整個行業將進入洗牌期。(司雯 本報記者 彭婷婷)
關鍵詞: 一整根熬夜人參水走紅 功能性食品飲料 重慶羅森賬號 養生快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