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自今年1月正式生效實施以來,各方參與RCEP合作的熱情日益高漲,從相關機構最近發布的消息來看,企業與商協會正形成協同效應,加速深挖RCEP機遇。企業參與RCEP合作帶來的積極效果持續顯現,也為面臨多重困境的世界經濟帶來了希望,彰顯著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巨大潛力和內在動力。
加快布局搶抓紅利
“我們在RCEP成員國市場均有廣泛布局,RCEP的生效實施為我們帶來了重要的發展契機。”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濟武表示,RCEP簽署后,公司加快布局,一是依托沈陽和青島推進對日對韓的科技創新合作;二是在廣西和云南建立了跨境電商網絡以及區域性創新網絡;三是與東盟國家做了大量對接,在粵港澳大灣區建立基于RCEP的創新基地。
這并非個案。中國貿促會自2020年12月上線的企業跨境貿易投資法律綜合支援平臺數據顯示,約43%的企業咨詢聚焦國際貿易類問題,RCEP等問題是其中所涉及的主要問題,可見企業對RCEP的興趣日益濃厚。
在中國貿促會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辦公室主任于毅介紹,今年第一季度全國貿促系統簽發RCEP原產地證書簽證金額共計11.2億美元,簽證共計2.2萬份,預計為中國產品在RCEP進口成員國減免關稅約1700萬美元。
行業協會也在行動。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理事長楊曉京表示,在經濟波動、疫情散發和地區沖突等影響下,今年一季度中國縫制機械行業與RCEP市場貿易總額4.14億美元,占行業進出口額的38.5%,比上年末增長了2.57個百分點,實現了逆勢上揚。
RCEP產業合作委員會于去年4月成立,為助力企業抓住RCEP機遇做了大量工作。該委員會秘書長劉欣表示,一年多來,委員會通過調研、座談會等形式深入了解RCEP各國關切,并圍繞關切搭建了一系列合作平臺。同時,委員會采取大量措施,積極助力中國地方各省市抓住合作機遇。
在日前召開的“中國企業抓住RCEP機遇在行動”會議上,與會企業家、商協會相關負責人認為,中國企業抓住RCEP機遇應從三方面著力:一是企業抓住區域開放的制度創新帶來的商機進行創新經營,二是用好自貿協定是當今國際上企業競爭、合作的重要經營手段,三是有關方著力支持和協助企業用好自貿協定。
多措并舉著力挖潛
“RCEP規則為企業合作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關鍵是企業能否利用好這一有利條件、找準切入點和著力點而采取經營行動。”RCEP產業合作委員會主席、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強調,RCEP實施的最重要和直接目的是,促進企業在開放中合作、在合作中發展,從而實現區域及其國家經濟增長。“關鍵是要推進各國之間的產業協同,通過產業協同打造優勢互補的產業鏈,開發區域合作潛力。”
中國重型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肖平表示,RCEP正式生效可以使各成員國之間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人員往來更為通暢,區域內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加速重構。深挖RCEP機遇,中國重機正著力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借力RCEP深挖“一帶一路”廣闊市場;二是堅持綠色低碳運營,構建國際化新發展優勢;三是深化屬地化建設,促進國際化經營提質增效;四是加強產業鏈協同,積極擴大公司的“朋友圈”。
海螺集團董事長、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執行副會長王誠表示,目前海螺對除中國以外的RCEP地區年出口額達37億美元,實體投資已在6個東盟國家設立了23家子公司,正采取三大舉措加速在RCEP成員國投資和發展:一是繼續擴大實體投資規模,未來5年在RCEP成員國的投資額達到2000億元人民幣,堅持輸出先進產能;二是擴大貿易規模,構建高效高質的RCEP貿易供應鏈;三是秉持共建共商共享的發展理念,主動履行社會責任。
王誠表示,目前西方貿易保護主義和疫情對全球貿易的沖擊是擺在企業面前的現實難題,建議相關方從三方面發力抓住RCEP機遇:一是針對RCEP各種新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框架進一步加強相關政策的宣傳解讀;二是政府牽線搭橋,充分發揮商會、行業協會等機構的作用,促進參與RCEP合作中資企業間相互對接;三是支持企業建設一批出口產品海外倉,建設國際共享產業園,推動企業進行外貿商業模式創新,實現外貿穩增長和優化升級。
面對挑戰,王濟武表示,RCEP作為一個共同的市場,建議盡快擴大交易量和流通量。對此,在“硬”的方面,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互聯互通;在“軟”的方面,要進一步細化完善基于RCEP的其他文件以及各方的協議安排,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此外,還要加強合作,提高各經濟體的收入,加強物流、人流、信息流和資金流暢通,深入推進產業變革,深化產業鏈合作。(本報記者 吳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