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頁巖氣田是中國首個實現商業開發的大型頁巖氣田,也是首批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之一,已累計探明頁巖氣儲量近9000億立方米、占全國頁巖氣探明儲量的34%,年穩產84億立方米。
圖為涪陵頁巖氣基地白濤集輸站。梁欽卿 攝
涪陵頁巖氣田現有探礦權面積5987平方千米,采礦權面積1240平方千米,目前已累計部署立體開發調整井超500口,其中三層立體開發區塊采收率達44.6%,在頁巖氣領域處于國際先進水平。涪陵頁巖氣田年產氣量從2013年的1.42億立方米提高至2023年的87.15億立方米。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涪陵頁巖氣田建立了石油工程業務智能管控、氣藏動態管理、應急預案聯動指揮、業財融合一體化分析等核心平臺,實現了鉆測錄固、壓裂投產、試氣生產等核心業務進度可查、指標可比、對標可追、安全可控。同時,創新開發氣藏評價及預警預測模型,通過氣藏在線動態分析、指標健康巡檢、開發預警預測、動態異常診斷等功能,打造了“人在干、數在轉、云在算”全面感知、實時響應的現代氣藏管理新模式。
涪陵頁巖氣田還積極擁抱物聯網、數字化技術,搭建氣田安防可視化聯動平臺,涵蓋視頻監控、語音廣播、智能門禁、周界防御、電子巡檢五大系統,實現生產數據應采盡采、管控視頻應建盡建,形成了具備自動化、可視化、集成化、流程化、模型化特征的氣田數字化管理模式。
近年來,涪陵頁巖氣田瞄準常壓、深層和復雜區塊開展技術攻關,穩步推進產能建設步伐,“瘦身”井、壓后取心和三層立體開發等多項技術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
以“瘦身”井技術為例,該技術從鉆井設計源頭進行優化,科學縮小各開次井眼及套管尺寸,以提高鉆井速度、節約材料費用、減少鉆屑產生量,同時依托新技術,持續加大勘探開發力度,瞄準常壓、深層和復雜區塊開展技術攻關,實現頁巖氣增產。“‘瘦身’井技術已實施完鉆180余口,累計節約鉆井成本超億元,極大促進了頁巖油氣資源開采的經濟性。”涪陵頁巖氣公司副總經理李德純介紹說。
圖為涪陵頁巖氣基地白濤集輸站。梁欽卿 攝
當前,涪陵頁巖氣田先后研發形成千噸級步進式、滑軌式和輪軌式鉆機系列,大功率壓裂機組、高壓大負載帶壓作業、連續油管等成套裝備以及一體式超短PDC鉆頭和等壁厚耐油螺桿鉆具、大功率測井牽引器、可溶橋塞等系列井下工具,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費用成本,實現了頁巖氣開發關鍵裝備工具全部國產化。
通過川氣東送管道,涪陵頁巖氣田為長江經濟帶沿線中下游6個省、2個直轄市,累計70多個大中型城市、上千家企業、2億多居民送去綠色清潔能源,助力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