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者跟隨浙江大學新質生產力媒體調研行走進浙江大學濱江研究院、智能創新藥物研究院、高端裝備研究院,觸摸前沿技術創新脈搏,探尋由科技創新催生的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
浙江大學濱江研究院圍繞信息和生命健康領域,下設五大研究中心。其中,兒童健康創新研究中心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黨委書記舒強領銜,旨在打通兒童健康保障與重大疾病防控的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
“中國每年約有4萬例未成年患兒因心力衰竭住院,罹患晚期心衰的患兒5年內的死亡率高達80%。”趙長龍介紹,“我們針對臨床上兒童終末期心力衰竭的醫療難題,融合多門學科,基于兒童心臟‘小與精’的特點,開發滿足兒童心衰患者需求的人工心臟產品。”
據介紹,該團隊搭建了仿真計算平臺、數控加工平臺、體外測試平臺,產品已實現核心零部件自主研發和自主加工生產。“希望盡快解決兒童心臟移植供體短缺問題,挽救更多患兒生命。”趙長龍說。
近年來,浙江大學各個研究院打通了從科技創新、中試孵化再到產業應用的相關環節,以相對靈活的機制,讓高校與企業面對面交流,不僅加快科研成果“落地生金”,也幫助有技術攻關需求的企業找到科研創新力量。
“我們結合中國醫藥港企業需求,緊扣創新藥物研發鏈和產業鏈,以人工智能技術與新藥創制融合為特色,助力生物醫藥領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浙江大學智能創新藥物研究院副院長曹戟介紹。
曹戟舉例說,研究院為企業定制化構建分子和細胞活性評價方法,幫助企業完成靶點有效性驗證并實現候選分子的高通量篩選,目前已有多個候選新藥品種順利進入臨床研究階段。
除了通過數字賦能,加速生物醫藥產業實現從“從0到1”的創新外,浙江大學也持續加碼高端裝備領域,助力企業實現“從1到無窮”突破。
鐵路、公路、地鐵、海底隧道……隨著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有序推進,大型盾構機得到了廣泛應用。
大型盾構刀盤刀具檢測蛇形檢測機器人。浙江大學高端裝備研究院供圖
“大型盾構機在掘進過程中面臨高溫、高壓、高濕等極端運行環境,人工刀盤刀具檢測作業存在安全風險。”在浙江大學高端裝備研究院內,特種機器人部負責人王程一邊介紹,一邊調試著由團隊自主研發的大型盾構刀盤刀具檢測蛇形檢測機器人。
該機器人臂展2.4米,共有13個自由度,末端定位精度1毫米,配合線性滑臺可以實現復雜空間內靈活避障與高精度作業。
“我們參照蛇骨架結構與肌腱驅動原理,這款機器人不僅可以在高壓、高溫、高濕環境下入艙清洗刀具,提高盾構機運行效率,同時可以分析刀盤的磨損狀態,預測刀具壽命,為換刀提供決策依據。”王程說。
此外,為積極發揮科技孵化與加速器作用,浙江大學高端裝備研究院已成功孵化2項校內團隊項目,并建立3000萬元成果轉化基金孵化校內專家團隊優質項目。截至目前,已立項4個項目。
“研究院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啟動資金,同時在辦公空間、科研設備、政策指引、行政服務等方面給予支持。為科研人員潛心研究、企業安心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校內團隊項目代表、杭州印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