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書寫“新型工業化”綠色答卷

2022-09-08 10:23:16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柳萍李雪


(資料圖)

本報記者|尹明波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去年以來,山東泰安把實施新型工業化強市戰略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圍繞構建“441X”現代產業體系,聚焦規上工業企業營收和數量“雙倍增”目標,打出鏈式發展組合拳,全力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2022年,泰安工業經濟主要指標實現在全省“進八爭五奔前三”目標,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增速居全省第三位;工業技改投資增長34%,增速居全省第二位;工業用電量增長5.6%,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實現工業稅收101.2億元,高于整體稅收增幅10.8個百分點,有力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全市上下全力以赴狠抓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相繼簽約落地、建成運營,經濟保持了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展現了韌性與活力,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源。”泰安市委書記楊洪濤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泰安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1%,增速居全省第五位;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7.5%,增速居全省第一位,主要工業指標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堅決錨定綠色低碳

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進階

“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是國家賦予山東的重大使命。”楊洪濤直言,圍繞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泰安錨定綠色低碳,梳理確定了“441X”產業賽道,即持續做大做強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現代食品、高端化工4大支柱產業,提升發展新能源、醫藥及醫療器械、出版印刷、紡織服裝4大優勢產業,前瞻布局數字經濟等未來產業。2022年,全市營收過百億元企業達到5家,過50億元企業達到4家,分別比2021年增加1家、3家。今年泰安持續發力,推動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攻堅戰向縱深發展,上半年全市工業實現增加值422.7億元,同比增長8.7%,拉動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1個百分點,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

項目建設是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去年以來,泰安累計集中開工新型工業化項目524個、總投資2336.1億元,已有91個項目竣工投產,其中包括國泰大成新材料科技產業園、華勁電池年產5萬噸鋰電正極材料回收修復項目、吉利遠程本途新能源商用車等一批重大項目,累計培育省級特色產業集群9家,數量居全省第一位。“項目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關鍵之舉。”5月8日,楊洪濤在參加寧陽縣基礎零部件產業園暨先進綠色智能智造示范工廠建設項目開工儀式時再次強調,要堅持高標準規劃引領,以產業鏈思維推動項目建設、產業集聚,努力打造特色產業聚集區和產城融合示范區。

吉利遠程本途新能源商用車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在流水線上忙著組裝新能源汽車。陳陽/攝

長期以來,工業發展與生態保護似乎存在一種難以平衡的矛盾關系,如何在發展中兼顧綠色?又如何在綠色轉型中保持發展增速?楊洪濤給出了“泰安答案”。今年2月1日全省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后,泰安動作頻頻:編制出臺《泰安市深化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爭創山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推動現代服務業與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雙賦能”,編制出臺《泰安市碳達峰工作方案》,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這些有力而精準的舉措,顯示出我市將‘綠色+’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構建起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的綠色生產方式”。

“綠色,是泰安的底色,也是泰安工業努力追逐的特色。”楊洪濤認為,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不斷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正是泰安要走的綠色低碳發展之路。泰山石膏開發出生物質煅燒技術,成功入選省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山東潤德創新性采用微生物發酵法生產氨糖,引領氨糖行業綠色轉型升級;肥城加快建設全國最大的BIPV發電建材制造基地……在多方密集部署下,泰安綠色低碳產業迎來巨大增量空間。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全力完善新型工業化要素保障

“產業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在楊洪濤看來,優質的營商環境是企業生長的“沃土”,是一座城市招商引資的“金字招牌”。“我們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頭號工程’,牢固樹立三種思維,深入開展‘三聚三新’,形成大抓工業、齊抓工業的強大合力”。

樹牢有解思維,集聚全方位要素,打造工業發展新生態。堅持以企業為中心深化賦能和服務,打響“泰好辦”服務品牌,創新重大項目“綠卡”制度,審批提速75%以上。夯實人才支撐,成立泰山數字經濟工匠學院,開展“才聚泰安·鏈通未來”人才賦能行動,“十萬大學生留泰工程”加快推進。實施企業上市突破行動,確定50家上市“種子企業”,去年以來已有新巨豐、迪爾化工等企業成功上市,打破了泰安12年無A股上市公司的困局,資本市場“泰安方陣”進一步壯大。新泰市重點項目代辦服務綜合標準化項目成功入選國家標準委第九批標準化試點,是全國政務服務領域唯一一個試點項目。

樹牢鏈式思維,匯聚全鏈條政策,開辟鏈式增長新模式。深入實施企業梯度培育工程,推進“千項技改擴規、千企轉型升級”,不斷增強“鏈主”企業對全產業鏈的引領力帶動力。制定“一攬子”普惠政策和若干靶向政策,實現了惠企政策的精準推送、上門服務、應享盡享。強化鏈上招商實現延鏈補鏈,成功引進零碳智慧新能源開發、鋰電正極材料修復等一批產業關聯性強、集聚效應明顯的優質項目。

樹牢平臺思維,凝聚全領域力量,探索協同發展新路徑。統籌整合數據資源,高水平建設泰山產業會客廳,已入駐企業1068家。充分發揮商(協)會橋梁紐帶作用,組建“1個制造業聯盟(協會)+13個產業鏈行業商(協)會”商(協)會體系,加強技術難題聯合攻關,搭建政企之間、企業之間、校企之間合作交流平臺,全面助力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發展。

“為進一步促進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我們還制定了《泰安市重點工業企業(項目)問題協調處置辦法》,分級分類抓好問題解決,成效明顯。”據楊洪濤介紹,去年以來,泰安市工業推進機構共協調解決難點問題1300余個。“同時,搭建‘五大比拼、兩大問效’擂臺,建立健全科學考核機制,對縣市區、功能區和產業鏈實行差異化考核,營造出競相發展的濃厚氛圍。”

勇于縱深推進突破

積極塑造發展新動力新優勢

“立足進一步塑造發展新動力新優勢,泰安正在加快部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推動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的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楊洪濤介紹說,截至目前,已新培育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78家,新申報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6家、省級綠色工廠7家,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704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63.7%。

2022年,泰安市13個重點產業鏈營業收入全部實現正增長,產業鏈集聚集約發展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岱岳區以新型工業化建設總領發展全局,聚力打造“4+X”產業體系,主攻新材料、精細化工、食品工業、新型建材四大賽道,積極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優勢產業,去年實現工業稅收15.2億元、增長3.2%,成為全區稅收最強支撐、最穩定來源。

為推動科技賦能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泰安主動對接大院大所、知名高校,開展百名專家泰安行、百家企業進院所“雙百行動”,實施10項重大技術攻關項目、10項重大成果轉化項目“雙十工程”,實現人才智力與產業項目的有效對接。5G、工業互聯網等新興技術加快賦能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為泰安工業高質量發展插上“數字翅膀”。

泰安還在全市創新實施重點產業鏈項目“揭榜掛帥”,2022年成功揭榜項目38個,撬動全市研發投入5.7億元,新培育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2家,新入選省級工業企業“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11家、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8家,路德新材料榮膺“中國工業大獎”,石橫特鋼獲批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一路走來,泰安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的“綠色之旅”還在繼續,也無比堅定。“為強化頂層設計和制度供給,調動各方資源力量以法治化、標準化的思路措施,推動新型工業強市戰略落實落地,《泰安市新型工業化促進條例》已于7月26日經山東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批準,并在2023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楊洪濤表示,泰安將咬定青山不放松,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中努力發揮產業引領和科技創新作用,以綠色低碳之筆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答卷。

關鍵詞: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