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西京學院會計學院“啟航綠水青山之路,傳承生態文明精神”實踐團六名學生來到了寶雞市鳳翔區進行實地走訪調研。
8月11日,實踐團隊來到鳳翔區城關鎮六營村泥塑村。首先,通過和當地村委會開展座談會,實踐團了解到六營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先后在村中進行“廁所革命”、以及對垃圾分類的大力宣傳。在座談會中,六營村副主任劉蘭花同我們講道:“國家大力抓垃圾分類,我們通過向村民進行宣傳之外,每家每戶門口都有統一的垃圾桶,四周的墻也有關于環境保護的一些宣傳標識。同時我們對全村主街道及兩側道路進行綠化,通過全面整治和改善村人居環境,為鄉村振興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良好的生態基礎。”
籬笆墻是六營村實施環保措施中的一份特色,實踐團隊通過和村民的交談了解到籬笆墻在建設初期,利用率較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村民們通過合理利用籬笆墻,在墻內墻外種植各種蔬菜花卉,使得籬笆墻更加富有生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12日實踐團隊來到了鳳翔區槐北村,并和當地村委會了解到槐北村是遠近聞名的生豬養殖村,近年來,槐北村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以特色養殖為主導,制定實施產業發展規劃,堅持適度推廣,科技促進。
隨后,在黨支部書記張凌云的帶領下,實踐團隊參觀了神農科技有限公司與槐北村產業的整體規劃和布局,張凌云詳細介紹了企業發展模式,闡述了如何做到綠色環保的各項舉措,提出要算好經濟賬,社會賬,生態賬,做到三位一體、三產融合、三生同步,要統一規劃、整村推進;種養結合、生態平衡;農戶參與、共謀發展。
通過此次在鳳翔區城關鎮六營村以及槐北村進行的實踐項目,實踐團深刻的體會到了環保的意義,那種使全民樹立起“環境保護與每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意識是每個大學生應具有的責任感,大學生應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明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義,為“啟程綠水青山之路,傳承生態文明精神”的邁進增添一份力量。
學生心得體會:
會計B2203班翟恒陽: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很榮幸參與了此次學校組織的暑期社會實踐,這讓我收獲了課本中沒有的知識,我們參觀了鳳翔區槐北村,聽著張凌云學姐的講解,讓我們了解到了創新發展模式下一種新的綠色生態環保模式,將經濟效益與綠色生態相結合,更好的將環境保護放在首位,這讓我們感受到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對社會發展有重要意義。正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因此,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會計B2204班何丹:非常感謝學校給我們提供的這次實踐的機會,讓我度過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實踐之旅,第一天,我們去到了鳳翔區泥塑村,如果說泥塑是使他們村遠近聞名的基礎的話,那環境治理則是錦上添花的一筆,我們沿路走訪了村子及個別村民家里,清新的空氣,優美的環境,和沒有一個白色垃圾的道路,讓我們感到溫暖治愈。第二天我們來到了豬小北的家鄉—槐北村,早上我們通過一個小小的會議,了解到張凌云學姐的養豬致富之路,她始終堅持綠色發展,也讓村子在致富的同時,變得更加生態化。走訪了這兩個村子,使我們感受頗深,我們樹立了新的生態文明觀,讓我們懂得尊重自然和在行為上自覺承擔起對自然環境的責任是極其重要的。
會計學B2204班黃蓉:很榮幸能夠參加本次暑期的社會實踐,本次實踐我們去到了寶雞鳳翔區的槐北村,參觀了優秀的學姐張凌云的神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聽了學姐的創業歷程和創辦理念, 將村莊綠化 治污凈化當作重要的發展方面,形成了“三季有花 四季常綠的生態景觀”,并且積極號召村民撿拾白色垃圾,同時進行垃圾分類,致力于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將多種生態資源合理利用,通過本次活動我深刻體會到了我們本次活動口號“啟航綠水青山之路,傳承生態文明精神”的深刻含義,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環保意識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將環保落實在每一件小事上,共建美好的綠色家園。
會計學B2201班張子諾:暑期的三下鄉活動是一次非常寶貴的社會實踐經歷,我有幸參觀張凌云學姐的神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張凌云學姐表示: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過去由于農戶環保意識不到位,養殖環保設施不完善,大規模養殖也曾給村子的生態環境帶來影響,由原來的“臭村”,變為如今的綠色環保之村。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使我受益終生。
會計學B2201班盧康龍:實踐出真知,我們團隊在前期整理的各項資料的基礎上,使得實踐活動更加充分,使得實踐結果更具有實際價值。通過此次實踐活動,極大地提高了實踐團隊的環保意識,同時也是積極響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把環境保護的理念貫徹到我們日常生活中來,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我們始終牢記,真正檢驗我們對環境的貢獻不是言辭,而是行動。
團隊名稱:“啟航綠水青山之路,傳承生態文明精神”社會實踐團
指導教師:孫宏斌
帶隊教師:孫宏斌
來源:中華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