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理工大學學生校長助理暑期社會實踐團冒著酷暑跨越浙江、安徽兩省六地,走進二十余家分屬于不同產業的特色民企,團隊在各地團委的引領下與企業負責人展開親切深入的交流,深切了解企業創辦歷程,探尋突破企業發展瓶頸之道,并基于區域經濟學視角考察企業發展過程中對當地人口、環境、技術等資源的利用情況,為長三角民營經濟發展貢獻“上理智慧”。
(資料圖)
調研團隊在座談會中悉心聆聽
作為民營經濟發展的前沿征地,隸屬于浙南的溫州地區具有典型代表性。調研團首先將目光聚焦于溫州市區及其周邊縣域。在永嘉縣甌北街道,上理學子走進浙江紅蜻蜓鞋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立信閥門集團以及宣達集團等知名民企進行實地調研,充分了解當地鞋服制造及泵閥兩大支柱產業的產業發展方向,團隊分別從文化傳播、商品銷售、制造技術革新等方面向企業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助力企業發展更上一層樓。此外,團隊還前往浙江國宏咨詢有限公司進行深入的交流學習,重點探討了溫州市文成縣、泰順縣等山區縣區域經濟發展情況、溫州港建設等相關議題。
調研團隊深入車間進行考察交流
上理調研團在紅蜻蜓公司合影留念
由溫州市區向西不到五十里,便到了知名僑鄉——青田縣。青田縣盡管隸屬于麗水地區,卻與溫州市區有著更深的產業協作。在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上,在當地從事居民服務、酒店經營、醫療器械制造等行業的多位民營企業家依次發言,上理學子則基于前期調研向企業家們分析了青田縣經濟發展的局限并提出必要的解決措施,最終對企業家們關切的問題進行了現場回應,獲得充分肯定。此外,團隊還參觀訪問了南方玻纖有限公司、浙江綠水集團兩家在當地極具影響力的民營企業,重點聚焦當地自然資源開采與“專精特新”企業技術革新等相關問題。
調研團在青田縣團縣委與企業家代表合影留念
隨著調研日程的推進,團隊翻山越嶺,一路向西,來到了位于浙西的四省邊際區域中心城市——衢州市,深入衢州市區及江山市開展田野調研。團隊先后前往衢州東港環保熱電有限公司、浙江海力集團、浙江奧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圣效化學品有限公司、浙江研一新能源有限公司、浙江天際互感器有限公司、歐派木門有限公司等頭部研發民營企業,充分探知了衢州市六大和新支柱產業的建設情況、當地新能源及化工發展的瓶頸難題以及政府相關政策的實施情況。期間,團隊重點關注了當地工業園區住房建設、商業配套、企業黨建等相關問題,就“如何留人引才”這一重要命題向企業貢獻了“上理策略”。
調研團隊參觀浙江奧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展廳
最后,調研團調轉皖南,來到了宣紙發源地——安徽涇縣,團隊先后前往三星宣紙、三希堂線裝書、宣紙大市場進行考察,從中充分了解了宣紙制造工藝、原材料供貨及產品銷售情況,期間還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實踐團隊開展深入交流。經過調研,團隊發現當地宣紙產業發展的限制因素較多,一些突出問題急需得到關注。例如:全縣教育資源越來越少所引發的人口凈流出問題,相關職業培訓學校的就業技能導向不明確的問題、政策導向不明確導致的對于本科以上學歷背景的人才吸引度低……
上理調研團在三星宣紙合影留念
本次調研的順利開展離不開溫州市科技局、國家大院名校溫州聯合院、青田縣團縣委、衢州市團市委、江山市團市委、涇縣科商經信局的協助支持。此外,本次調研地均為長三角欠發達縣域。通過實地田野調研,上理學子發現,長三角各區域內民營企業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路徑,但目前大多面臨著科技創新瓶頸以及如何吸納人才、培養人才的難題,且部分地區存在行業產業鏈建設不完善、政府相關政策難以落地、產業配套設施不齊全等問題。后續,上理學子將以本次實踐為基,架起校企溝通合作的橋梁,并發表政府決策咨詢報告,用實際行動化解長三角民企發展難題。
來源:中華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