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鮑筱蘭
(資料圖)
上半年,上海經濟保持恢復性增長態勢,GDP為21390.2億元,同比增長9.7%,為實現全年經濟增長5.5%以上的預期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今年1月,上海發布了《上海市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全力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半年來,第一產業增加值35.12億元,同比增長1.5%;第二產業增加值5082.60億元,增長15.1%;第三產業增加值16272.45億元,增長8.2%。經過半年加速奔跑,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
上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顧軍表示,在政策效應釋放、重大活動提振以及低基數等因素影響下,上半年上海經濟保持恢復性增長態勢,一季度經濟運行實現平穩開局,二季度主要指標同比快速增長,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市場預期逐步改善,民生保障持續加強。
穩增長調結構 加強政策落實
新興產業引領工業增長,上半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2%,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等行業快速增長。上半年飛機制造業產值增長1.2倍,首架國產大飛機C919商業首航,預計全年生產ARJ21客機36架、生產C919客機8架。
服務型和流量型經濟穩步恢復,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8.2%,商務服務業、科技服務業、信息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勢頭。新動能加快培育壯大,上半年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增長14.6%,占上海工業比重提高至44.6%。三大先導產業新動能釋放。上半年三大先導產業制造業產值同比增長4.4%,其中半導體設備、半導體材料、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分別增長13.8%、11%、10.3%和8.7%。
現代服務業加快恢復。上半年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1%。其中,商務服務業在票務服務恢復帶動下營收同比增長27.6%,醫藥研發助推科技服務業營收增長21.9%,文體娛樂業、居民服務業營收分別增長51.8%和66.6%。數字經濟持續發力。電商、外賣等平臺企業帶動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快速增長,上半年營收增長23.8%,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收增長15%。
金融市場穩中趨緩。上半年上海金融市場交易總額同比增長18.7%,其中上交所股票成交額下降5.6%。6月末全市各項存款、貸款余額分別同比增長7%和7.7%,較年初分別回落2.4個百分點和提高0.3個百分點。信貸結構持續優化,6月末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分別同比增長33.6%和32.4%,5月末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分別增長18.1%和50.3%。
擴大投資加速度 促進消費增亮點
固定資產投資跑出加速度,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同比增長37.2%。重大項目加快建設,“潮涌浦江”投資上海全球分享季活動持續舉辦,上海累計招商簽約億元以上重點項目超過700個、總投資超過7000億元,上半年重大工程完成投資1100.4億元,同比增長62.3%,東方樞紐上海東站、小洋山北側開發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開工建設。
今年向五大新城導入重大功能性事項比上年增加5項,五個新城的資源配置、產業科創和公共服務等功能正源源不斷地聚焦和提升。
嘉定新城在“車”字上做文章,導入上海汽車芯片工程中心、上海360汽車耐力賽等重大功能性事項。青浦新城在“水”字上做文章,引入環意自行車賽·長三角公開賽。松江新城在“創”字上做文章,引入上海科技網數據中心、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等。奉賢新城在“美”字上做文章,引進千年健康區域總部、多寧生物全球總部。南匯新城在“融”字上做文章,導入水上運動中心、半程馬拉松、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等優質教育體育資源。
消費恢復呈現結構性亮點。第四屆“五五購物節”有效提振消費市場,消費市場呈現“商圈客流量好于銷售流水、服務消費快于商品消費”的結構性特征;重點商圈、旅游景區等人流量全面恢復,文旅消費強勁復蘇,上半年,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3.5%;鐵路旅客發送量、機場旅客吞吐量均同比增長2.9倍;服務類網絡購物交易額同比增長53.4%;新供給、新場景、新客群引領消費恢復,上半年上海新增首店557家。
外資外貿韌性強 結構優化升級
外貿外資結構優化升級。利用外資逆勢增長,上半年上海實際使用外資127.8億美元,同比增長7.1%,一批標志性重大外資項目落地。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1.4%,增速高于全國9.3個百分點,其中,出口、進口分別同比增長15.2%和9.1%,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新能源產品引領出口增長。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出口分別同比增長1.7倍、1.9倍和62.6%,合計拉動上海出口增速7.8個百分點。消費品是進口主要拉動力。上半年消費品進口增長16.4%,占全國比重近3成,拉動上海進口增速3.5個百分點,如汽車進口增長23.2%。
外貿新業態新主體加快發展,上半年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同比增長84%,海外倉累計達到137個。民營企業領先增長,上半年進出口增長20.7%,民營企業出口占比首次超過40%。不過,報告亦指出,產業新舊動能轉換接續問題仍較突出,下半年工業穩增長促創新壓力較大,服務業增速和能級仍需提升。新能源汽車強勢增長,但傳統汽車產業轉型壓力加大;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規模能級仍需提升,生產性服務業需加快發展。
優化營商環境 激發市場活力
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上半年日均新設企業1851戶、同比增長85.1%,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31家、外資研發中心13家。下一步,要深化高水平改革開放,加強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持續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全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據悉,上海將加強跟蹤評估,針對企業需求和問題,研究儲備一批務實有效的政策措施。在全力優化企業服務和營商環境方面,上海將精準定制重點企業“服務包”:對“百家企業”在設立和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量身定制解決方案,協調解決人才引進、子女入學、融資對接、政策申請等事項;加快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和高增長企業,梳理形成“獨角獸”“隱形冠軍”“瞪羚羊”等企業清單,制定實施專項支持舉措;對“萬家企業”提供普惠性服務,優化提升為企服務平臺和企業服務專員制度,提升政策集成性和匹配性,完善企業訴求解決落實機制,大力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和直達快享。
下半年,上海將支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創建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加快建設民企總部集聚區;加大對民營企業金融支持,實施防范和化解中小企業賬款拖欠專項行動,大力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和預期。上海將創新推出一批改革舉措并提升落地實效;加快建立信用監管、數字監管、風險監管體系,制定市場主體以專用信用報告替代有無違法記錄證明實施方案。
惠民生穩物價 防風險保安全
上海就業物價保持平穩。截至6月末,上海正規就業人數1065萬人,同比減少3.7萬人。上半年新增就業崗位29萬個,同比增長14.7%,完成全年目標的52.7%;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4.8%。
居民收入保持增長。上海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2870元、同比增長9.9%,其中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7%和13.9%。物價水平低位運行。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4%,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和食品價格回落。“菜籃子”價格指數連續5個月環比回落,上半年同比下跌6.1%。
民心工程和民生實事項目扎實推進。上海啟動實施新一輪19項民心工程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推進“兩舊一村”改造,上半年完成零星舊改4.2萬平方米、舊住房成套改造12萬平方米,新認定城中村改造項目6個。民生實事項目全面啟動,上半年完成投資30.1億元,占全年計劃55.2%,新增建設籌措保障性租賃住房5.6萬套(間),新增公共充電樁、養老床位、平安屋等25個項目超過計劃進度。啟動28個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首屆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成功舉辦,上半年PM2.5平均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AQI)為87.8%、同比上升0.5個百分點,新建綠地500公頃、新建綠道140公里。
上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顧軍表示,上半年上海市主要經濟指標同比增速較快,既體現了在質量效益導向下的增長韌性和發展活力,也有去年同期低基數的影響因素。同時,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嚴峻,上海市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經濟增長動力仍不足,有效需求總體偏弱,部分行業企業仍面臨較多困難,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仍需不懈努力。
上海制定實施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一系列政策措施,財政收入和居民收入增速跑贏GDP增速,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市場預期逐步改善,民生保障持續加強,體現了在質量效益導向下的增長韌性和發展活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