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繆曉琴上海報道 青年是城市發展活力的重要源泉,贏得青年,就能贏得城市發展的未來。8月21日,上海市委常委、臨港新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金山在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臨港是年輕的城,也是年輕人的城”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整座城市發展的重要理念。臨港一定要打造成為年輕人更為鐘愛、更為喜歡的城市。
如何讓年輕人在臨港創業成才、有前途?臨港新片區既關注經濟成績,又緊抓人居環境綜合開發,努力探索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青年發展型城市新路子。通過搭建更為豐富、更為高水平的事業發展平臺,AI創新港在臨港聚沙成塔。人工智能、軟件產業、服務貿易這些頗受年輕人青睞的產業,正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協同區建設成為亮麗的“金梧桐”,吸引更多研發機構、科創平臺,越來越多年輕科學家選擇到臨港工作。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楊振峰介紹,臨港新片區已基本形成多樣化教育服務體系,各級各類學歷教育學校和幼兒園共57所。其中,幼兒園19所、中小學29所、中職校1所,普通高校5所,另有中央美術學院中法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中英低碳學院、上海財經大學滴水湖高級金融學院3個非獨立法人辦學機構。
一所所高水平的基礎教育學校,讓年輕人的孩子們在臨港生活、教育更加有獲得感、更加稱心如意。在教委大力支持下,臨港的教學軟硬件質量節節攀升,不僅引進了上海中學、華二附中等一批高水平學校,明年還將建設一所與市教委聯合舉辦用新理念、新機制、辦出新特色的體現臨港元素的優質學校,并籌建一所獨立法人的外籍子女學校。
“低頭看書、抬頭看湖”,在朵云書院讀者可以徜徉滴水湖畔波光粼粼的美景,遇見琳瑯滿目的文創好物,好吃又好看的咖啡甜品,參與豐富多彩的上海書展文化活動,為“年輕之城”不斷增添魅力注腳。近年來,浦東新區在體育、文化娛樂方面不斷推出好項目,工作居住在臨港的年輕人業余生活正變得更加豐富。天文館、海昌公園等讓臨港的整個暑期旅游火爆異常;滴水湖水上運動已成為很多年輕人開展水上運動的首選。
踏石留印見芳華,近年來,無論是在落戶政策、購房政策、租房政策、特殊人才個稅政策方面,上海市委、市政府持續推出無微不至的政策,創造有利于留住年輕人、激發創造力的環境,讓臨港新片區對年輕人更加友好,讓年輕人在臨港新片區更有作為。幫助年輕人在臨港的幸福生活獲得更好的保障。用真心打動人心,正是無數年輕人喜愛上這座年輕的城市的真正原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