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福州8月17日電 (記者 龍敏)福建省數字福建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吳宏武17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福建將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協同向新型基礎設施領域集聚,廣泛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加快構建提升面向未來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
“新基建”已成為福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官方資料顯示,福建通信基礎設施加速邁入“雙千兆”時代,截至2023年6月已建成5G基站8.9萬個,實現所有鄉鎮鎮區和85%以上行政村的5G覆蓋,在全國率先實現海岸沿線30公里5G覆蓋。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一級巡視員何強表示,將適度超前部署千兆光網,持續擴大千兆光網覆蓋和普及范圍,規模部署10G-PON(無源光網絡)端口,推動實現“千兆到戶、萬兆入企”;同時,高質量建設5G網絡,拓展5G網絡覆蓋深度和廣度,加快5G網絡在中心城區、交通樞紐、產業園區、商務樓宇、醫院、學校、文體場館、旅游景點等重點場所的深度覆蓋和鄉村區域延伸覆蓋。
福建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模、能力水平、創新能級邁上新臺階。吳宏武指出,依托福建省數字技術應用場景對接平臺,完善數字技術創新應用場景開放對接機制,在數字政府、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產業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村等領域打造一批新基建應用示范標桿,加速重點行業領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助力做大做強做優數字經濟。
目前,福建已布局建設7家省級創新實驗室,擁有286家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2家全國重點實驗室,38家產業技術研究院,223家新型研發機構,534個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福建省科學技術廳二級巡視員黃鐵莊說,這些創新平臺推動產業發展、技術創新,為支撐科技創新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作為福建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福州、廈門、泉州均積極布局“新基建”。福州市建成數字福建政務云和商務云、福州政務云等“天上三朵云”,目前在用數據中心11個、數量居全省第一,標準基架2.2萬個、數量居全省第一。福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定鋒表示,打響“數字福州”國際品牌,建設“數字應用第一城”,圍繞新技術與各行各業應用場景深度融合,提速華為福建區域總部、百度智能云(福州)智算中心、360集團福州數字安全產業項目等一批示范引領重大項目。
廈門成為福建首個國家“千兆城市”,網絡質量全國領先;建成5G基站1.36萬個,5G用戶占比45.1%;投用福建首條通達國際通信出入口局的直連高速通道——廈門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廈門市副市長季翔峰表示,將加快推進“城市大腦”優化升級,深化“雙千兆”網絡建設,推動廈門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智慧化項目等早日建成投用,建設廈門數據港。
泉州市2022年數字經濟總規模達6187.4億元(人民幣,下同),占GDP比重超五成。泉州市副市長汪志紅表示,泉州將進一步發揮在數字經濟和制造業高質量融合的特色優勢,著力大數據平臺化建設,培育特色未來產業;支持鞋服紡織、石材、陶瓷等重點行業大數據平臺建設,著力打造空天大數據中心、影視大數據中心。
布局“新基建”,福建多地突出港澳臺以及對外合作。張定鋒表示,福州將推進閩港數據容災和存儲中心、閩港數字經濟一體化等“新基建”項目建設,推動數據跨境流動的先行先試。汪志紅說,泉州擁有福建全省唯一的商業遙感衛星地面接收站網,項目總投資15億元,將建設服務于福建和臺灣海峽及西南太平洋地區的空天大數據中心、國際空天大數據交易中心、國際空天技術交流中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