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惠企政策加速落地見效,助力推進經營主體活力倍增,山西省呂梁市聚焦惠企政策兌現服務方面的痛點、難點、堵點,諸如惠企政策知曉率不高、惠企政策兌現不便利等問題,建設“呂梁政企通”惠企政策綜合兌現服務平臺,推動政策兌現“網上辦”,利用信息化手段倒逼部門實行政策兌現改革,重塑政策兌現流程,打通政策兌現“最后一公里”,讓經營主體切實享受到政策紅利,充分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呂梁政企通”平臺改變了過去企業跑多個部門、多次跑的政策兌現傳統模式,由各政策主管部門統一在“呂梁政企通”平臺發布惠企政策,企業通過一個平臺即可享受惠企政策“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的一站式服務。
政策統一發布。各政策主管部門匯集國家、省、市、區縣各部門的惠企政策,建立惠企政策庫,實行"一張清單"式目錄管理,統一在"呂梁政企通"平臺,集中向社會公開發布惠企政策,讓企業通過一個平臺即可掌握了解全部涉及企業的政策。
【資料圖】
兌現"一站式"辦理。企業只需登錄"呂梁政企通"一個平臺,即可申報兌現惠企政策。平臺同時具有政策計算器功能,通過對企業畫像,精準為企業推送相關政策,從過去的"企業找政策"變成"政策找企業",讓企業不錯失申報時機,政策紅利及時精準落袋。
兌現服務標準化。對惠企政策統一梳理、統一解讀、統一進行標準化處理,包括申報指南格式化、申報材料清單化、申報流程標準化。通過標準化處理,讓企業申報政策更容易、更快速。
開啟"免申即享"新模式。通過材料、流程的標準化,平臺智能核驗數據,對于符合條件的政策,開啟"免申即享"通道,符合條件的企業登錄平臺即可收到兌現提醒,確認賬戶后即可實現資金兌現,真正做到讓企業"無感"申報、"有料"兌現。
企業參與政策制定。設立企業參與惠企政策制定的通道,讓企業全生命周期參與政策制定。一是在制定政策時,征求企業意見,對政策方向精準定位,評估政策預計惠及的企業行業、數量和需要投入的資金量。二是在政策執行過程中,讓企業對政策滿意度進行評分,為后續政策調整提供依據。三是在政策執行完成后,對每項政策進行評估,對政策整體績效情況進行分析。讓政府實現"政策制定合理性、政策過程規范性、政策結果績效性"。
"呂梁政企通"平臺上線1年多以來,已發布政策979條,上線申報事項47個,企業注冊總數11875家,個人注冊總數926個,平臺瀏覽數108696人次,申報項目數318個,"免申即享"項目數63個。累計進入平臺兌付程序3181.64萬元,惠及企業116家,其中已兌現資金2415萬元,惠及企業84家、個人107人。對接了"電子證照""電子印章"等政務數據和政務服務,提升了項目申報、審批效率,在減少申報材料、壓縮審核周期上實現了企業和部門的兩端優化,為企業提供"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的"一站式、一網通辦"服務,為部門提供"易審、快審、智審"服務。切實提升經營主體的滿意度和獲得感,全面推動呂梁市惠企政策兌現工作邁上新臺階。
呂梁市聚焦政策兌現工作中的難點、痛點,以問題為導向,按照"一口受理、內部流轉、集成服務、限時辦結"的工作要求,對政策兌現工作進行流程再造,實現了政府精準施策、企業便捷申報、部門廉潔高效的工作目標。
服務集中化。按照"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建設思路,搭建集政策發布、查詢、申報、審核、公示、撥付于一體的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綜合服務平臺。
流程標準化。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扶持政策的流程進行梳理,減掉不必要的環節,確定線上申報、審核、材料受理、公示、兌現等關鍵環節,確保兌現過程的規范化、標準化。
材料清單化。一次性公開發布申報所需的全部材料及要求,如材料名稱、份數、蓋章要求等,不在申報過程中臨時增加清單以外的材料。
政策評價數據化。采集政策滿意度,對每項政策進行評分、評估,對政策整體績效情況進行分析、調整、完善,不斷優化惠企政策。對比周邊區域政策,全方位打造本區域的政策洼地,讓更多經營主體落戶本地,存量主體扎根本地。
(山西省呂梁市行政審批管理局供稿)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