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南寧8月4日電 (韋佳秀)廣西農業農村廳4日介紹,廣西加快現代設施農業發展,不斷提高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率,力爭到2025年,初步形成智能、集約、高效、安全的現代設施農業產業體系,設施農業總產值3000億元以上。
近日,廣西農業農村廳發布《廣西加快推進現代設施農業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指出,廣西將重點發展“畜漁蔬果蠶菌”等領域現代設施農業,形成以高效集約為主的現代設施畜牧業,以節能宜機為主的現代設施種植業,以生態健康養殖為主的現代設施漁業。同時,穩步推動糧油、中藥材、茶葉等產業設施化發展。
設施農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明顯,是廣西推進農業強區建設的重點方向。《方案》明確,到2025年,設施畜牧業方面,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配套率達到100%,養殖規模化率明顯提高,產值1400億元以上;設施漁業方面,設施水產品產量230萬噸以上,產值690億元以上;設施種植業方面,累計建成棚架設施蔬菜面積100萬畝以上,設施水果面積890萬畝以上,設施蠶(鮮)繭產量30萬噸以上,設施食用菌面積500萬平方米以上。
《方案》要求,廣西要科學規劃現代設施農業發展布局。到2025年,力爭在每個市創建以設施農業為主的自治區級示范園區1—2個,創建以設施農業為主的國家級示范園區5個、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3個。同時,要強化現代設施農業科技支撐,加快現代設施農業適用品種的選育攻關、引進試驗、示范推廣;集成示范現代種養設施設計、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核心算法、蔬菜水果畜禽水產品減損保鮮、廢棄物綜合化利用等關鍵技術;大力發展節水灌溉,集成推廣智能化噴灌、滴灌、水肥一體化等節水節肥節約技術,提升精準化管理水平。
《方案》強調,廣西要推動現代設施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建設以產地冷鏈集配中心和產地倉儲保鮮設施為支撐的冷鏈物流節點設施網絡,加快補齊產地預冷、清洗加工、分揀包裝、倉儲保鮮、物流配送等設施短板,打造直供粵港澳大灣區農產品集散區、桂北特色果蔬聚集區、“南菜北運”特色果蔬冷鏈物流區、北部灣跨境冷鏈物流區四大倉儲冷鏈物流聚集區域。
同時,培育設施農業新產業新業態,聚焦建設設施農業全產業鏈,大力發展預制菜、食品加工等農產品加工業,提高農產品綜合利用價值;鼓勵現代設施農業優勢產地、產品加工基地與生鮮電商合作,發展冷鏈貯運、連鎖經營、直采直供等新型營銷方式;推動現代設施農業拓展多種功能,因地制宜發展研學科普等休閑新業態。
《方案》提出,為保障現代設施農業發展,廣西將對符合資金使用政策的設施農業項目進行獎補或貼息,如加大對設施農業相關設施設備購置補貼力度,開展自主選擇品目補貼試點,積極探索成套設施裝備補貼方式。在強化水電路網等配套保障方面,當地政府要協調水電氣等要素保障部門開通“設施農業企業報裝綠色通道”,提升報裝審批時效,更好地服務企業發展。(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