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舉措。為及時發現、有效總結營商環境創新發展案例,推動《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走深走實,中國發展改革報社于2022年10月起開展2022年營商環境創新發展案例宣傳工作,累計征集收錄了1400多個案例資料,案例覆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從今天起,本報推出“2022年營商環境創新發展宣傳案例摘登”專欄,對部分案例進行重點宣傳,敬請關注。
(資料圖片)
自黨的十八屆二中全會提出改革工商登記制度以來,為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提升經營主體登記便利度,構建社會誠信體系,維護良好競爭秩序和社會治理環境,最大限度尊重市場主體登記注冊自主權,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承接“在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改革”的試點任務。
2022年5月1日起,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試行市場主體確認登記制,以“極簡”的登記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尊重經營主體登記自主權,構建“自行公示+形式審查+信用監管”登記體系,在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全域高標準推動改革政策落地落實,持續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
夯實制度基礎,明確確認登記規程。一是成立"市場主體登記改革工作專班",集中力量研究法律法規和改革程序,為確認登記改革提供制度支撐。二是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學習了解國際國內相關規定和改革政策。三是組織集中調研論證,完整履行重大行政決策的相關程序。
2022年3月1日,《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市場主體確認登記試行辦法》正式印發(以下簡稱《辦法》),自2022年5月1日起實施。《辦法》明確確認登記與行政許可的準予登記不同,將人員任免、經營期限、注冊資本認繳數額、出資時間等內容改為自行公示事項。經營主體按照確認登記程序、規則提交申請,登記機關對申請材料進行形式審查,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確認、登記并公示,最大限度尊重經營主體登記自主權。
精簡申請材料,全面推行一網通辦。一是精簡材料。出臺經營主體確認登記制"文書材料規范",精簡文書9類,實現20余項申請材料免提交。除涉及前置審批事項外,經營主體均按照"一表一章程"模式申報。備案事項信息調整為經營主體自行公示內容。
進行信息化改造。全面落實"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要求,在網上辦事大廳"一網通辦"平臺開設"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市場主體確認登記專區",方便經營主體一站式完成開辦、變更、注銷、自行公示全流程業務,實現無紙化登記。創設"企業專屬服務空間",方便經營主體查詢、下載或打印申請材料和確認登記通知文書,實現經營主體確認登記"一次不用跑"。
堅持放管結合,強化事后監督管理。天津市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設置"行政確認登記市場主體"專區,公開相關經營主體自行公示事項,接受社會公眾監督。配套出臺相應的監管政策,明確經營主體應當履行的公示義務、年報義務、誠實義務、信用義務,實施差異化監管及"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對發現不如實履行義務的經營主體,依法給予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等處罰措施。
通過"減"材料、"簡"流程、"降"成本等措施,大幅提升經營主體登記便利度,對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一是政策知曉程度持續擴大。在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召開政策新聞發布會,解讀確認制改革政策。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置電子展示屏、咨詢服務專窗、發放宣傳材料,在官網官微發布政策解讀,啟用智能客服視頻導航,全方位多渠道宣傳,營造良好的改革氛圍,政策覆蓋面不斷擴大。
二是招商服務效果持續培育。先后組織6場專題業務培訓,面向招商人員和駐區企業服務機構,講解政策和登記規程,推進窗口服務直通企業,培育專業的招商隊伍,助力區域招商引資,形成服務企業的強大合力。
三是確認改革影響持續深入。2022年5月5日,天津運友軟件科技有限公司領取了天津市確認制營業執照,標志著經營主體確認登記改革在天津自貿試驗區正式落地。截至2023年1月,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新設確認制登記經營主體7819戶,累計完成變更、注銷登記7408戶次,經營主體自行公示8512戶次,經營主體登記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
(天津市濱海新區優化營商環境辦公室供稿)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