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電子銀行網聯合貝塔數據發布《[AIGC]時代 手機銀行財富管理能力建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以銀行業數字化轉型與社會財富持續遷徙為背景,探究數字科技對財富管理業務及服務模式的影響、提升。
(相關資料圖)
《白皮書》內容劃分為破題、痛點、轉型、它山、未來、AIGC六大篇章,分別就“科技革新與客群轉變并進,財富管理全速邁進新紀元,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手機銀行?”“服務流程與客戶需求脫節,功能場景未能覆蓋全旅程,手機銀行存在哪些服務斷點?”“買方市場與存量客戶深耕,標桿銀行努力尋求突破點,頭部機構如何填寫答卷?”“百花齊放各顯奇招,同業異業、海內海外哪些實踐值得關注?”“科技賦能與場景優化升級,手機銀行六大發展風向標,金融行業應怎樣布局未來?”等業界焦點展開實戰分析,描繪線上財富能力建設的現況及未來。
手機銀行作為銀行線上金融業務的不二戰場,其既有價值定位、服務內涵及數智建設思路面臨巨大變化。如今,線上流量見頂,手機銀行APP邁入精細化運營階段,如何通過數字化技術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以及如何基于自身稟賦優勢打造差異化價值,成為手機銀行轉型的重點方向,就目前各家手機銀行的發展現狀而言,仍有較大的優化空間。
優化一:產品教育體驗
1.產品基礎數據和信息缺失:導致用戶在投前無法獲取有效的參考信息來完成購買決策,在投后無法及時查看產品凈值表現情況。
2.產品貨架搭建智能化不足:客戶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從無限的商品種類(sku)中選擇更適合他們需求的產品。
3.產品購買旅程有斷點:如產品自助瀏覽界面不夠簡潔清晰、產品重要信息隱藏過深;購買流程過于繁瑣;購買結果通知不及時,遇到問題無處可問等,都是體驗不佳的主要原因。
優化二:策略及陪伴支持
1.投教形式化:難懂和枯燥是兩大痛點,且投教內容大多是分散的金融知識和財經資訊的堆砌。
2.缺少投后陪伴:面對復雜多變的投資環境,用戶缺乏規劃和定力、造成投資過程中頻繁的追漲殺跌。
3.“產品”為中心:部分手機銀行搭建和運營的思路均是以“產品”為出發點,手機銀行淪為帶貨的工具。
優化三:客群差異化考慮
1.養老場景建設日益迫切:需要解決老年用戶看字困難、打字困難、業務操作困難等問題。
2.養老理財年輕化:未雨綢繆地實現“老有所養”已成為年輕一代重點關心的問題之一。
3.Z世代用戶的個性化需求:Z世代是出生于1996-2010年間的年輕族群,約3億人,約占總人口的20%,這部分年輕客群是銀行未來主要服務對象,個性化的場景、時髦有趣的投教體驗、流暢愉悅的交互體驗是他們的核心訴求。
優化四:繁與簡的思量
隨著使用手機銀行的用戶數量逐年增多,手機銀行搭載的場景越來越豐富,功能越來越強大,但問題也隨之而來,例如手機銀行頁面、功能、內容越來越復雜,對于用戶來說,想要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服務、產品、內容或者工具變得越來越難,如何化繁為簡是手機銀行面臨的重要課題。
數字技術日益創新,AIGC+金融為交互體驗帶來了的無限可能,無論是傳統的線下“人人”模式,或是線上“人貨場”模式,或許都將被更加智慧的業態所顛覆。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對客服務能力、提供優質的功能場景體驗以及打造差異化價值,是手機銀行亟待破解的核心問題。
透過《白皮書》,你將找到針對上述問題的策略研究,收獲關于數字財富管理的升維預見。
附下載:《[AIGC]時代 手機銀行財富管理能力建設白皮書》
來源:中華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