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7月19日,融中2023(第六屆)有限合伙人峰會在北京舉行,凱聯資本管理合伙人劉慧女士受邀參加市場化母基金專場論壇“和而不同,市場化母基金投資策略的深化與轉變”,與投資機構、產業方共同探尋母基金投資策略的未來演變方向。
母基金經過十多年發展,已成為各類股權投資基金的重要出資主體和主要機構投資人,大力發展母基金,對于促進長期創新資本形成、提升直接融資比重、服務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場嘉賓經過探討認為,從母基金的角度來說,無論是通過S基金或者單獨組包,要抓住一些機會來提高DPI回報,是重要的業績考量點。就S基金而言,如何能夠在市場中找到針對目標行業優質的GP,需要有很強的對產業的理解、以及對直投項目的理解。對于做母基金尤其做S基金的人而言,其對產業、市場趨勢、時機、直投資產的理解,可能不亞于做直投的GP。
劉慧向在場嘉賓介紹到,凱聯資本尤其關注新能源汽車、先進制造、數字化和企業服務、醫療健康、消費產業,并通過股權投資、產業投資、母基金和S基金、定向增發基金、定制化基金等方式,實現全周期跟蹤優秀企業成長,為投資人把握機遇。同時,凱聯資本還特別設立了宏觀研究院、產業研究院、新周期創新研究院,能夠從宏觀、行業、公司等角度,幫助凱聯資本把握優秀公司的成長機遇。每一類型的投資人都有不同的訴求,目前,凱聯在投資范圍已涉及到了企業的成長期、成熟期,還會通過一級半市場布局已經上市、但依舊有強勁增長動力的企業,在DPI和IRR的層面滿足投資人的需求。目前,布局S基金之后,讓凱聯資本的DPI有了更出色的表現,也分散了一部分風險。憑借多年來在直投領域的布局,讓凱聯資本對S基金的底層項目有了更清晰的了解。與此同時,在和政府合作時,凱聯資本也會考慮S基金底層項目與當地政府產業的契合度,實現多方聯動。對于市場化基金來說,在交易時如何確定估值一直是難題。尤其在S基金的交易中,既要對現有的老投資人負責,但也要有公允的定價,導致買方和賣方爭議較大。比如前期有些行業泡沫較高,但冷靜下來之后估值下降很多,在定價過程中買賣雙方往往有不同意見。當然,實際上買賣雙方的交易意愿都很強,大家應該思考如何推動交易的完成。未來,凱聯資本將加強與政府、LP、GP之間的合作,共同布局優質賽道,共同分享產業崛起機遇。
來源:中華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