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為什么輿論戲謔臺軍“漢光演習”模擬臺北車站攻防是“演戲”?

2022-08-02 11:21:06 來源:華夏經緯網

26日凌晨由臺灣軍方主導,與警、消聯合執行土地防衛作戰演練,仿真臺北車站遭恐怖份子襲擊,并挾持人質對峙。(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道】臺軍舉行的“漢光39號” 實兵演習科目已在7月24日至28日訓練完畢。不過26日凌晨,由臺灣軍方主導,與警、消聯合執行的“關鍵基礎設施防護”,將場景設定在臺北市中心的火車站大廳,仿真臺北車站遭恐怖份子襲擊,模擬臺灣民眾在臺北車站遭到敵軍挾持的情況下,如何奪回臺北車站,引發輿論詬病。島內媒體人尹乃菁不留情面地直批:“這不是演習,根本在演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為什么輿論的罵聲和噓聲會大于贊聲?

依據臺軍文案,演習想定是模擬敵軍偽裝旅客進入,意圖控制車站,并劫持大批民眾。“憲兵”211營接獲命令后,立即開設前進指揮所,偕同衛戍區守備部隊,殲滅敵特攻及應處突發狀況,成功奪回重要交通樞紐。

宛如警匪片的場景,就在臺北市中心區上演,臺北車站平常車水馬龍,演練反恐或反特攻,容易影響交通,甚至驚嚇民眾,自然會引起廣泛關注。但媒體報道以后,從內容設定到項目執行,都被民眾質疑。

演習設定奇葩 內容偏離重點

前臺灣地區外事官員介文汲在政論節目《庶民大頭家》中表示,這一次“漢光演習”,模擬奪回臺北車站,這是什么樣的一個想定?說是因為臺北車站有恐怖分子。他不禁反問,臺灣有恐怖團體嗎?臺灣有恐怖分子嗎?而這些恐怖分子到底是哪里的,起碼是敵軍,怎會是恐怖分子?至于“憲兵”部隊是要打敵軍還是打自己人,要搞清楚。

介文汲接著指出,若是恐怖分子,黑熊部隊去就好了,哪還要“憲兵”出動,所以這是一個很奇怪的戰法。

介文汲不禁說,除了“憲兵”司令,還有兩個美國人出現?我們的“憲兵”司令是臺軍中將,美國那兩位顧問是什么官階呢?這都要交代清楚。介文汲點出,臺軍退役中將帥化民講得很痛心,稱臺當局安全單位秘書長顧立雄“根本外行”。介文汲甚至表示,就像打仗的不是專業軍人,而是找一個律師來打仗,可以說是相當荒謬。

島內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在臺灣《中國時報》評論也指出,參謀本部在規劃演練內容時,可能是為了減少對臺北市民的干擾,使實際演練的內容并非整個任務的重點。例如“憲兵”211營的臺北車站防護演練,假想狀況是“解放軍潛伏的第五縱隊”對臺北車站發動攻擊,并在過程中挾持人質與設置爆裂物。但假若解放軍真有“第五縱隊”,這么珍貴的隊伍用來攻擊軍事價值其實不高的臺北車站,甚至劫持人質的可能性,實在偏低。

進一步說,臺北車站身為三鐵共享的交通要點,被列為攻擊目標有道理。但此時敵人的目標,是策應正規軍發動入侵作戰,應該采取破壞公共設施,例如破壞車站電力、軌道等,就足以制造更多混亂與恐慌。至于大張旗鼓地劫持大量人質,屬于須藉暴力手段向大眾宣告訴求的恐怖分子,絕非配合“大陸攻臺”的理想作為。無怪乎媒體報導時,往往都將“想定”改成了“反恐”。

透明玻璃掩蔽 忽略基本常識

臺軍“漢光39號”演習,26日凌晨于臺北車站演練關鍵基礎設施防護,但“憲兵”在透明玻璃后方掩蔽的作為,卻飽受質疑。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更有民眾質疑:準備沖入門內進行攻擊的官兵,似乎沒注意到掩蔽自己身影的那面“墻”,其實是車站大廳的透明玻璃門,動態根本被“敵人”看得一清二楚。更別說這些玻璃也沒有防彈效果,如此“掩蔽”,簡直等于吸引敵人對自己攻擊。

“憲兵”在車站模擬攻堅,應該也是頭一遭,因此習慣于平日自身訓練場的習慣,在墻后掩蔽觀察,沒注意到這次的“墻”完全不能發揮掩蔽保護自己的效果。然而,當真要執行作戰任務時,當然不是在自家訓練場,透明玻璃沒有掩蔽效果,這種最基本的常識都忽略。這不免讓人懷疑,相關干部的戰術素養。

因此問題的重點是,當時奉命參與操演的官兵,因為早就知道戲碼腳本,所以專注的只是把既定流程走完,大家都知道,在什么地方才會與“歹徒”交火,在還沒到達對方會還擊的“劇情點”之前,所有的動作,老實說只是擺樣子,讓圍繞在旁邊的記者好取景。

實際上,臺灣“TVBS新聞”政論節目《新聞大白話》提到,曾于2021年在臺灣地區訓練臺軍的美國前特種部隊軍官近日稱,臺軍習慣服從,又愛面子,演習訓練都按事前定的腳本進行,缺乏實戰經驗。對此,島內國際政治專家賴岳謙在節目中也表示,事實上臺軍一直按照腳本演練,而且還要安排記者拍攝,整個演習是為了擺拍。

全島城鎮演練拉高戰爭恐慌

臺軍舉行的“漢光39號”演習已在7月24日至28日訓練完畢。(臺灣“中時新聞網”資料照)

兩岸局勢緊張,防衛作戰議題自然格外引人矚目。面對“漢光演習”這種年度大事,各單位都想向長官與社會大眾,證實自己的存在價值,這是人情之常,不應責怪。問題是,如果想定的作戰方式,根本一廂情愿、天馬行空;在眾目睽睽下采取的動作,又輕易被“抓包”,帶有明顯不合理的瑕疵。如此結果,對于民眾對臺軍與臺灣自我防衛的信心,到底是正面還是負面的影響呢?

此外,桃園市議員牛煦庭指出,今年“漢光演習”和過去的不同之處在于過去是挑點演練、殲敵境外,而到現在的戰略逐漸變成全島演練、據點奪回,顯示防務策略的調整是逐漸走向要求民眾共存亡。然而臺灣世新大學一份民調顯示,多數臺灣民眾不希望將來發生城鄉巷戰,更不樂見民進黨當局“倚美抗中”,拉高島內的戰爭風險。

關鍵詞: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