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新網蘭州7月31日電 (戴文昌)甘肅省經與四川省、陜西省(以下簡稱“三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共同商議,攜手推動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協同立法,共同保護好大熊貓的“家”。
圖為野生大熊貓“搶鏡”。(資料圖)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供圖近日,甘肅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甘肅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大熊貓國家公園協同保護管理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旨在加強大熊貓國家公園協同保護管理。
大熊貓國家公園位于中國西部地區,跨甘、川、陜三省。以前,“三省”大熊貓保護管理機構分設,保護措施、管護標準不一致,保護效果參差不齊,協同保護聯動機制不完善,溝通交流少,不利于整體保護。“三省”人大常委會開展協同立法,制定大熊貓國家公園協同保護管理的決定十分必要。
《決定》透露,甘肅省及隴南市制定涉及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應當加強與四川省及綿陽市、廣元市、阿壩州,陜西省及漢中市在立項、起草、調研、論證和實施等各個環節的溝通與協作,為共同管理大熊貓國家公園提供法治保障。
圖為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野生大熊貓。(資料圖)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供圖“三省”的《決定》將從統籌加強協作配合、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機制、共同推進生態修復、加強聯合巡護聯合執法、共同推進自然保護地建設、建立健全司法協作機制等方面進行規范。“三省”應當遵循統一保護、分類管理原則,對核心保護區和一般控制區實施差異化保護管理。
《決定》提出,“三省”堅持統籌協調、科學規劃、系統保護的原則,全面開展大熊貓國家公園規劃建設、保護管理、發展利用等工作,加強立法、行政執法、司法、普法、監督等領域的協同配合,共同保護大熊貓野生種群及其棲息地,協同推進國家公園保護管理與當地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三省”共同構建多層次大熊貓保護科研合作平臺,常態化共享大熊貓種群及其同域物種保護、棲息地保護、動植物疫源疫病等監測信息,挖掘大熊貓國家公園品牌價值。
圖為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大熊貓“搶鏡”。(資料圖)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供圖《決定》還提出,按照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的原則,統籌推進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棲息地修復、生態系統保護修復、生態廊道連通等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和小種群復壯等工作,協同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周邊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
《決定》自10月1日起施行。四川、陜西相關《決定》也將同時施行。(完)
來源:中新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