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本報訊近日,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中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這是中國銀行業協會連續第五年面向社會發布消費金融公司發展情況的年度報告。
《報告》中提到,截至2022年末,消費金融公司服務客戶人數突破3億人次,達到3.38億人次,同比增長18.4%;資產規模及貸款余額雙雙突破8000億元,分別達到8844億元和8349億元,同比增長均為17.5%,高于經濟和消費增速,為恢復和擴大消費需求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助力實體經濟方面,以消費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為己任,圍繞休閑娛樂、健康醫療、教育培訓等消費升級需求,積極拓展與線上線下商戶的合作,做深、做細、做精場景消費金融,在多元化的消費場景中創新消費金融產品,增強金融產品體系與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的適配性。
在服務新市民客群方面,消費金融公司以服務基層客群的差異化經營為特色,為新市民提供適當、有效、可負擔的金融服務,在填補金融服務空白、改善生活質量、提高消費能力等新市民金融需求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實現了對商業銀行零售金融服務的有益補充,為多層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體系貢獻了力量。
在保護消費者權益方面,強化經營管理能力,降低運營成本和產品定價。在保障中低收入人群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和便捷性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的可負擔性,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推進高質量發展方面,借助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打破物理網點地域局限,服務半徑和覆蓋范圍大幅擴展;搭建自動化與標準化的風險識別、反欺詐、貸后催收和運營體系,經營效率逐步提升;識別并快速響應客戶個性化服務需求,客戶體驗逐步提升。目前,大多數消費金融公司實現了業務全流程的網絡化、貸款審批決策的自動化、7×24小時不間斷服務的純線上化。(張顏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