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戈壁 地表60℃
第73集團軍某旅
趁熱采數據添打贏底數
(資料圖)
本報訊 記者向黎鳴、特約通訊員喻潤東報道:烈日當空,西北戈壁某訓練基地地表溫度達60℃,一場實彈射擊考核正在進行。裝甲車內,炮長梁啟龍緊盯火炮瞄準鏡,不斷修正高溫條件下的彈道偏差。“開火!”一聲令下,炮彈呼嘯而出,精準命中靶標。
“打仗不分寒暑,練兵備戰決不能待在舒適區。”該旅領導介紹,他們把駐訓地高溫天氣當作錘煉戰斗力的“淬劍爐”,組織官兵連續開展實彈射擊考核、連排戰術作業等,采集一批高溫條件下裝備訓練數據,官兵應對復雜戰場環境能力明顯提升。
據了解,該旅抽調專業骨干成立攻關小組,在演訓一線記錄發動機、火控系統高溫條件下運行狀況,精準采集裝備性能數據。他們重點研究高溫天氣對車載火炮彈道的影響,攜手裝備生產廠家展開聯合攻關,根據實地采集的實彈射擊數據,探索形成與炎熱環境相對應的“高溫射表”。這一成果幫助官兵在射擊過程中迅速計算綜合修正量,有效提升了高溫條件下火炮射擊精度。
連排戰術作業現場,“能攻善守英雄連”駕駛員麥海濤駕駛戰車連續急轉彎后,車內預警燈突然亮起,提示發動機溫度已達高溫臨界值。車長沈文浩結合裝備性能特點和前期采集的數據,迅速對戰車進行降溫處置。隨著發動機溫度降低,戰車順利通過復雜路段。“高溫天氣不僅是對武器裝備作戰性能的考驗,也對我們的應急處置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沈文浩告訴記者。
該旅領導介紹,連日來,他們在實戰化訓練中采集了高溫條件下官兵生理機能、裝備性能等方面的大量數據,一批“熱”數據充實作戰數據庫,為提高部隊實戰能力提供了科學支撐。下一步,他們將不斷采集更新作戰數據,探索高溫條件下訓練方法和規律,組織官兵展開針對性、適應性訓練,錘煉提高全天候作戰能力。
南國海濱 地表50℃
南部戰區海軍某團
科學熱習服助戰力提升
本報訊 黃春怡、特約記者雷彬報道:厚重的消防服內,中士關建鵬汗如雨下。炎炎夏日,南國海濱某地地表溫度達50℃,南部戰區海軍某團組織的一場消防滅火練兵比武緊張展開。
“高溫天氣是提高官兵綜合戰斗技能的有利時機。”該團領導介紹,部隊駐地高溫天氣持續時間長。他們利用高溫天氣科學設置訓練內容,積極挖掘裝備極限性能,進一步錘煉提升官兵在復雜環境下的作戰能力。
“適應高溫要講究科學、遵循規律,讓每一滴汗水為戰斗力而流。”該團領導告訴記者,他們專門組織訓練骨干培訓,明確高溫條件下訓練的施訓要點和注意事項。隨后,他們請下部隊授課的院校專家詳細講解預防中暑和熱射病防治相關知識。
結合院校專家的建議和以往高溫條件下訓練經驗,他們安排衛生員全程跟訓,實時統計官兵健康數據和訓練數據。隨后,他們對官兵訓練內容和身體機能指標進行數據分析,據此繪制訓練質效曲線圖,進一步探索高溫條件下訓練規律。借助訓練質效曲線圖,該團在組織官兵充分開展熱習服訓練基礎上,探索實施分層分步分時訓練。他們根據天氣變化和官兵身體機能情況設置訓練強度,靈活調整訓練計劃,實現分層精訓、高溫強訓、科學施訓。
研高溫戰高溫善用高溫,推動訓練質效不斷提升。關建鵬和戰友在烈日下訓練的時間和內容有了精細規劃,不同訓練課目穿插展開,訓練安排更加科學合理,成績較往年有了較大進步。記者在訓練場看到,熱浪之中,有的分隊全副武裝奔襲,有的班組強化體能訓練,有的官兵記錄裝備性能參數……
(解放軍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