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國發展網訊 “標準地”改革工作試點以來,陜西省銅川市高度重視,精準部署,扎實推進落實,讓土地高標準帶“指標”出讓,引導土地資源要素向高質量項目流動,先后掛牌出讓工業“標準地”6宗3941.13畝,有效降低了企業用地成本,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益。
一是強化領導高位推進。按照陜西省政府探索推進“標準地”改革試點工作部署安排,銅川市委、市政府將“標準地”改革試點工作列為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和政府工作報告重要任務,市級及各區縣、園區均成立了“標準地”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標準地”改革實施方案,明確了有關部門的職責分工,細化工作措施,對推進“標準地”出讓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形成了工作合力。
二是精準部署示范先行。指導耀州區先行試點,大膽探索、主動創新,變“單個項目評估”為惠塬經濟技術開發區裝備制造片區“整體評估”,按要求形成了相關區域評估意見,并明確區域內后續投資項目經相關職能部門批準、評審或備案后,可直接共享評估成果。
三是優化指標提升效益。根據產業導向和地塊實際,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指導各區縣、園區制定出臺了工業“標準地”投資強度、畝均稅收、建筑容積率、能耗、用地指標5項控制性指標體系,切實把好投資項目準入總開關,倒逼企業理性拿地、節約集約用地,也進一步提升了土地“含金量”。
四是加強調度形成合力。銅川市“標準地”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聽取試點區縣、園區工作匯報,指導解決存在問題,加快工作進展;銅川市“標準地”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建立了“標準地”改革工作協調推進機制,定期召開推進會和現場指導,掌握試點區縣、園區“標準地”改革政策把握、評價評估、指標設置、意向地塊確定等工作開展情況,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效推進了“標準地”改革試點工作。(侯勇 李雙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