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28日電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28日表示,我們一貫主張、積極支持兩岸加強經濟合作。民進黨、“臺獨”勢力阻撓兩岸服貿協議生效,嚴重損害臺灣同胞利益,大家應該都看得很清楚。
28日,國臺辦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有記者問,2013年6月《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訂后卻遲遲未能生效實施。近日,是否重啟兩岸服貿及貨貿談判在島內引發討論。對此有何評論?
(相關資料圖)
對此,朱鳳蓮表示,十年前,兩岸兩會經過善意溝通、平等協商,簽署了《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歷經十年風雨洗禮,越來越多島內人士尤其是業界認識到,兩岸服貿協議是一份互利雙贏的好協議,有利于加強兩岸服務業合作、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有利于提高兩岸服務業水平、共同應對經濟全球化挑戰,有利于兩岸經濟特別是臺灣經濟發展。
朱鳳蓮指出,兩岸服貿協議遲遲未能生效實施,臺灣業界和民眾利益深受其害,原因眾所周知。
此外,還有記者問,據報道,近期臺灣工商界人士紛紛提出希望重啟兩岸服貿、貨貿協議談判,表示如能達成,對臺灣經濟將是一大助益。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表示,我們注意到了有關報道。2010年6月,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簽署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截至2022年底,大陸已累計對臺減免關稅85.2億美元,臺灣有61家金融企業和2065家非金融企業利用相關優惠政策在大陸提供服務。ECFA給島內相關企業和民眾,包括廣大中小企業和農漁民帶來的利益是實實在在的,這一點大家有目共睹。
朱鳳蓮強調,ECFA僅為兩岸經濟關系正常化、自由化構建了一個框架,早期收獲清單僅包括部分產品關稅減免和部分服務業開放,更大紅利要在兩岸貨貿、服貿等ECFA后續協議中體現。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ECFA后續服貿協議簽署之后遲遲未能生效,貨貿協議商談被迫中斷,ECFA無法惠及更多臺灣同胞。這是非常遺憾的事。
會上還有記者問,民眾黨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參選人柯文哲近期率先提出重啟兩岸服貿、貨貿協議談判的議題。柯文哲十年前是“反服貿”的先鋒,現在態度和立場卻改變了。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表示,我們一貫主張、積極支持兩岸加強經濟合作。民進黨、“臺獨”勢力阻撓兩岸服貿協議生效,嚴重損害臺灣同胞利益,大家應該都看得很清楚。
同時,還有記者提問稱,關于重啟兩岸服貿協議談判,侯友宜和柯文哲最近都提及,陸委會在4月也曾提出希望“把沒有談完的逐步來談”。請問在什么樣的條件下才能繼續推進?
朱鳳蓮指出,兩會受權協商和所達成協議的權威性應該得到維護,兩岸協商談判的基礎不能受到損害。
還有媒體問:關于重啟兩岸服貿協議談判,賴清德稱“不應該再次接受走向大陸的回頭路”。島內有一部分聲音擔心,重啟兩岸服貿協議談判會導致臺灣過度依賴大陸市場。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就此表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ECFA的后續協議之一,是一個互利互惠的好協議,有助于提高兩岸服務業開放水平、促進兩岸服務業更好發展,在最大范圍內讓兩岸業者特別是臺灣中小企業和民眾受惠,為臺灣業者帶來更大發展空間和更多機遇。民進黨為謀求政治私利,蓄意阻撓兩岸服貿協議生效,導致臺胞臺企直接喪失了本應享有的發展先機,嚴重損害了臺胞臺企發展利益。服貿協議對服務業占比很高的臺灣來說,對其經濟的促進作用不言而喻,民進黨當局不思悔改,頑固進行政治操弄,繼續污蔑抹黑服貿協議,難怪其相關論調被島內媒體斥為“謬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