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格薩爾王足球隊入場時與觀眾互動。 瞿宏倫 攝
中新網貴州榕江6月24日電 題:貴州“村超”現場迎來藏族球隊:以球促交流
作者 袁超
【資料圖】
24日離開榕江時,索南朋措用手機緊緊貼在車窗玻璃上與“村超”球場告別。他怎么也沒想到,會有超5萬的球迷到場觀看他們踢球。
從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來到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榕江縣,1600多公里外的“村超”給了他和隊友太多的驚喜。
圖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格薩爾王足球隊(藍衣)和榕江縣“村超”聯隊進行友誼賽。 瞿宏倫 攝
6月23日,來自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格薩爾王足球隊出現在貴州省榕江縣“村超”的球場上。這是“村超”現場迎來的首支藏族球隊。身著藏族服飾,雙手捧著潔白的哈達,走到人群中央,索南朋措和球隊的隊友們高高舉起哈達,現場數萬觀眾齊聲高喊:扎西德勒。
果洛州的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高海拔并沒有阻礙當地人對足球的熱愛和追求。2006年,格薩爾王足球隊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成立。在過去的幾年中,該球隊在青海省的業余聯賽中表現出色,曾多次獲得冠軍,參與到全國性的業余比賽中。
圖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格薩爾王足球隊(藍衣)和榕江縣“村超”聯隊進行友誼賽。 瞿宏倫 攝
把興趣變成熱愛,這是索南朋措最值得驕傲的一件事。在家人支持下,他從小便開始接受訓練,成為了第一批加入球隊的隊員,因其敢于拿球破門的氣勢被球友們稱為:大鵬鳥。索南朋措坦言,他從小學到大學不放過任何一個足球比賽的機會,在球場上相互競技,從而讓自己的球技慢慢成長起來。
索南朋措打趣道:來榕江踢球倒是覺得很親切。與榕江“村超”聯賽的球員們一樣,格薩爾王足球隊的隊員們也是來自各行各業,警察、鄉村干部、醫護人員、公務員、教師、學生……同時,兩隊的球員由藏族、侗族、苗族等多民族同胞組成。“足球不分職業,心里喜歡就踢,各個民族的球員在球場上享受的就是運動快樂。”索南朋措說。
球場上,格薩爾王足球隊與榕江“村超”聯隊互換禮物后,雙方在現場觀眾的加油吶喊聲中展開了實力對決。“從來沒有在這么多觀眾的現場踢球,太有沖勁了!”為了讓球員們都能“享受”一次萬人聚焦的感覺,索南朋措踢了兩節比賽后便到場邊換上隊里年輕的球員,他希望通過現場的氛圍鼓勵年輕球員堅定對足球的愛。
“‘村超’有一種直擊心靈的力量,讓更多人關注并熱愛。”索南朋措介紹,在果洛當地也有很多業余的足球比賽,喜歡踢球的青少年特別多。他認為,在基層舉辦足球賽事,可以提升當地老百姓對足球的參與熱情,更能帶動青少年對足球的喜愛。
對于榕江本地球員王建行來說,這樣的交流賽無疑是一次最好的學習機會。賽場上,他時刻保持注意力,觀察對手的踢法與配合方式,讓他頗為激動的是,在第二節雙方互換隊員的環節,他能夠和格薩爾王足球隊的隊友并肩作戰。“在‘村超’賽場能夠接觸到各地優秀的球員,不管輸贏對我們來說都是球技提升的最好方式。”
圖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格薩爾王足球隊帶來鍋莊表演。 瞿宏倫 攝
知道貴州“村超”的球場上有民族文化展演環節,格薩爾王足球隊球員們顧不上一場球踢下來的疲憊,換上藏袍,走到球場中央,為現場觀眾展示了果洛草原的藏族民眾最喜愛的民間舞蹈——鍋莊。期間,他們還打開了果洛的風景圖,向觀眾展示果洛的山水魅力。
最終,兩隊以2:2戰成平手。兩隊球員握手時,球場上空燃起絢麗多彩的煙花。此刻,大家一起相擁,一起為足球而歡呼。前景是煙花,主角是球員,球場邊上還有醒目的標語: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觀眾張顏掏出手機記錄著這美好的瞬間。
圖為榕江縣少數民族民眾帶來民族文化展演。 瞿宏倫 攝
“足球比賽是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更加重要的窗口。”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文體旅游廣電局局長班瑪鬧吾認為,比賽是大家參加活動的一個載體,更多的目的是通過足球讓各民族相互交流、交融、交往,并發揮各自的區域優勢,把我們的足球發展好,讓民族團結進步的友誼之花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
關鍵詞: